目,然后周兵渡河,不仅国破,还要家亡。
你们说,换做是你,你会如何选?”
旁边苏玄歌闻听此言,不由长饮一杯,哈哈大笑:“自然是选择妥协,苟延残喘了。”
严望秋也放下心来,点头道:“是极!是极!给出三郡,总比丢了八郡要强。最起码国不用破,家不用亡。”
其他众人,也是各自一笑。
望着满室的欢乐气息,陆渊举杯道:“那我等就在这里等着朝廷一月,然后各自开国,称孤道寡了。来,满饮此杯。”
“满饮!”
众人齐齐起身举杯,饮酒入肚。
……
与朝廷天使切谈之后,陆渊接下来,便没再搞什么大动作了。
除了继续领着兵马围住益阳城外,忙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正在进行的选官考试了。
因为先前的政治考虑,南三府那边,虽然已经平定一年了,但时至如今,依旧缺乏大量的底层官员。
武陵府那边,更是还在维持军管,地方没有官府管理。
而刚刚接管的衡阳、长沙、岳阳三府,在陆渊摆明旗帜,和朝廷对着干后,也有大量官员选择挂印而逃,不肯给他做官。
如此一来,这又多出了数百官员的缺额。
陆渊控制的整个洞庭郡江南九府,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下,官员缺额竟达千人之数。
也算是丧心病狂了。
而如果他日后真的开国建制,那么哪怕建立起一个一郡小国的朝廷,这也最少需要三五百中央官员。
这些缺额一出,对于官员的缺乏就更多了。
到了如今,进行科举考试,选拔合格官员,已经是陆渊不得不做的地步了。
这已经是成了一种必须。
只要他想维持在洞庭郡的统治,想要开国建制,那就必须要有这么多的官员来支撑。
关于这一点,孙思文这近半年来,已经接连好几次上书写信,催促陆渊快点进行此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所以如今和朝廷摊牌后,陆渊也不在遮掩伪装,立刻发起了选官令,宣布各地府县,凡是秀才以上功名者,都可前往邵阳府城,参与这次选官之试。
而凡是考中者,都将以征南将军的名义,授予举人功名,并且分派官位。
可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收买人心了。
只是无奈的是,尽管陆渊这边,在精力收买人心。
但洞庭境内的各地士子,对于他这个反叛朝廷的征南将军,却是顾虑重重。
毕竟这些底层的文人士子,他们可不知道陆渊有着南海派和九川剑派两个盟友,而这两个盟友又有何等能量?
他们只能看到,朝廷十万的西征大军,已经停在了豫章郡浔阳府,眼看着马上就要进入洞庭郡了。
而陆渊这边,虽然兵马也众,但到底只有一郡之力。
以这点实力,对抗朝廷十数万大军,对抗整个大越天下,怎么看都感觉不乐观。
甚至不少人都在暗自嘲笑唾骂,认为这个征南将军是自寻死路,竟然在这个时候反抗朝廷。
果然是武夫杀胚,满眼只看利益,鼠目寸光的家伙。
当下的洞庭郡地方,在那些文人士子眼中,陆渊的风评基本就是如此了。
当然,在经营已久的邵阳府,那边虽然也对他反抗朝廷,有着担忧困惑。
但这个地方的文人士子,不少已经与陆渊进行了利益绑定,而且此地受他庇护已久,也算广布恩泽了。
故此这一地方,陆渊在文人间的风评还算可以。
可就算如此,面对他发出的选官试令,邵阳府依旧没几个人参与。
在那些文人士子间,大越朝廷的声望,其实依旧坚挺。
毕竟朝廷养士数百载,金陵正统的名义,对于文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等到最后,陆渊接到汇报统计,这一个月来,前往邵阳府报名考试的秀才,竟然只有区区百余人后,心中也是无奈了。
不过借由此事,倒也让他看清了,大越立国两百余载,到底还有不少恩泽遗留。
如今逼迫朝廷妥协,确实颇有用处。
怕是只有自己得朝廷正式册封,名正言顺的割据一郡,开国建邦,才能让那些地方士子豪强,真正的认清现实。
知道风向变了,世道不再是以前了。
大越朝廷,真的已经衰落,无法再控制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