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就是一言不合,可以直接痛下杀手。
好在现在事情都已谈妥,这些布置倒是用不上了,倒也免去了一场血光之灾。
周青那边去散兵马了,陆渊又扭头,对着旁边严望秋等人道:“如今事情谈毕,既然那位天使不肯赏脸,那我等便自家享受歌舞吧。好好布置的酒宴,可别浪费了,正好当做半个庆功宴。”
“甚善!”
严望秋等人闻言,不要露出笑容,跟着笑道。
方才一场会谈,唇枪舌剑,刀光剑影,最终自家取得胜利,确实该值得庆贺。
不过去酒宴的路上,严望秋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陆贤弟,朝廷那边,会答应我们的条件吗?”
虽然刚刚杨景是屈服了,但就此人一人屈服,顶多能代表六姓七族之一的杨家态度。
对于剩下的十二家世家,他们会不会同意妥协,可还说不定呢?
陆渊给了自己这位盟友一个安心眼神,自信笑道:“放心好了,这次我等准备如此充足,由不得朝廷不妥协。
除非他们真的想看到周兵渡河,我们两边玉石俱焚。
不然的话,就必须答应我等要求。”
其实这次威逼朝廷,陆渊他们最大的依仗,并不是三家联盟。
反而是那些被朝廷水师拦在江北,迟迟不能渡河的三十万周兵。
如果没有这些周人陈兵江北,虎视眈眈的觊觎着越国疆土。
那么就算陆渊他们三家联盟,真能掀起八十万叛军,对于越国朝廷来说,其实也不过是再来一场平叛战争罢了。
以朝廷的实力,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想要镇压下去陆渊他们,还真的并非没有可能。
甚至可以说,可能性相当大。
毕竟朝廷还有大义名分,还有将近三十万的战兵,还有七位先天宗师,六姓七族说不定还有什么底蕴藏着……
有着诸多优势在,平定陆渊他们八十万乌合之众,并非不能做到。
但可惜。
如今朝廷江北之地,就是有三十万周兵压着。而在江南之地,还有陆渊这三家同盟在。
这两边任何一方,大越朝廷其实都能独自应对。
但两边合流,那就是一场难以应付的灾难了。
所以如果陆渊真的放周兵过河,那对于大越来说,便是灭国之时。
而如果大越灭了,周兵过河了,那么临海郡的世家,那些六姓七族,也就完了。
周人是不会留着他们的。
原因很简单。
这些六姓七族,这些千年世家,在江南之地的根基,尤其是江东四郡,实在太深厚了。
把他们留在江南,那么周国远隔万里之地,如此长的距离,这些打下来的江南地盘,想要安稳统治都是个问题。
怕不是江南才稳定没几天,这些世家们就会跳出来造反,重新复辟江南朝廷了。
到那时,周国远在万里,想要调兵来平叛,都要数月半年。
等平叛大军来了,江南朝廷都已经建立了,黄花菜也凉了。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为了自己一场灭国之战不白打,那么铲除临海郡的世家,灭了六姓七族,就成了周国唯一的选项。
而陆渊这些叛逆分子,也为了不让仇敌死灰复燃,自然也不可能再留下六姓七族来。
斩草除根,那也是必须的。
正是有着这些客观条件存在,陆渊先前提到放周兵过河,杨景反应才会如此之大,瞬间就击破了心防。
就是因为这位武宣侯知道,周人渡江南下,陆渊这些人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
毕竟大越九郡,周国也无法一下吞并消化,所以分出几郡来给陆渊他们作为赏赐,这是有可能的。
所以陆渊与周国,是存在合作基础的。
可他们这些临海世家,却就不存在这种合作基础了。
毕竟周国灭越,总不能把这个大敌灭了,还给你们世家分出几郡,留给你们封国吧?
那我这一场灭国之战,岂不是白打了。
正是有着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临海世家与周国之间,是彻头彻尾的死敌,根本就不存在缓和的可能。
“因此对于朝廷来说,他们现在的选择,只有两个。”
酒宴上,陆渊将这些事情分析出来,然后看着众人笑道:“要么接受我们条件,割让三郡,延续国祚和自家家族传承。要么与我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