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越亮眼,接下来对外贸易工作越好做。
今年阿特等人并没有来,而是在港城转了一圈走了,没下多少订单。
可以说阿特把未来两三年的货都备齐了,来港城就是为了补充,但也要看到国内先进装备设计和生产的不足。
如果红星钢铁集团在国际关注中闪烁了一下,那阿特一定会调头来内地大采购。
苍蝇不盯没的蛋,有钱才能使鬼推磨啊,没钱人家来干什么,交朋友啊?
李学武相信,只要坦途和kh-4-亮相,就能引起相关方面的注意,这一点毋庸置疑。
况且这一次李学武是打算掏家底做实验的,不敢说闪瞎他们的狗眼,也能让他们眼前一亮,再配合卫三团的战果,那
“领导,直升机定几架?”
张兢捧着项目清单站在李学武办公桌旁一项一项地核对着数量,想的十分仔细。
“准备三架,用两架。”
李学武一边想着,一边回答道:“告诉卫三团,我只给他们一架的余量。”
“明白。”张知道李学武与卫三团的关系,就是搞不清楚为啥这一次领导没有直接出面与卫三团接触,而是由他出面办理相关装备的交接手续。
卫三团定于今晚从京城出发,只留给钢城一天一宿的时间进行准备。
卫三团的火车路过钢城,这些装备要装箱做好准备,直接挂车一起北上。
在张手里的名单上,能看到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轻兵所的新研发的,是由红星钢城五金工具厂生产的兵器和装备。
卫三团的战士普遍都熟悉轻兵所的新式武器,上手不成问题。
只有一样,飞机是由专业人员驾驶并执行任务的,齐耀武打来电话,表示已经要到了飞行员,就看李学武能给多少飞机了。
鬼扯,李学武敢打赌,他手里的飞行员绝对不超过五个,给他多了都浪费。
后世的飞行员都那么金贵,更何况是这个年代的了,一个团能养几个?
“五金厂能提供的新式武器有66-6式狙击步枪、67式轻重两用机枪、68式60轻型迫击炮,68式120毫米迫击炮、68式高射机枪…”
为什么定型年份都是66年以后的?
66, 67, 68
66年最少,只有那一把狙击步枪,因为那一年是红星厂与轻兵所合作的开始。
伺候这几年多方合作,利益最大化,轻兵所不差钱,吸纳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上马的项目也不愁研发资金,李学武所提出的武器减重和优化项目进展非常快。
有多快呢?
国内列装的兵器装备筛了一个遍,将有优化价值的装备单列进行研发。
没有价值的都不考虑了,现在轻兵所和红星钢铁集团能拿得出手的绝对是精品。
不要说国内,就说国际上对好枪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不用想什么枪,都算。
答案不确定,因为分怎么看。
要说兵器的本质,一定是精益求精,兵器专家定制化打造的兵器一定是最好的。
从这一点来看,流水线下来的兵器是绝对比不上这些定制化装备的。
可从战备的角度来看,物美价廉的兵器才是最好的兵器,因为定制化装备不具有普及性,其本身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ak47能被称为好枪就不足为奇了。
轻兵所和红星钢铁集团不止一次向总装推荐自己的产品,一直都没得到回复,为什么?难道是产品不够优秀?
不是,是产品太优秀了。
轻兵所在研发兵器装备的时候所用到的金属多是由冶金厂提供特种材料。
而五金厂背靠冶金厂的优势,在兵器生产的过程中是不用过分考虑生产成本的。
只要把红星钢城五金厂所生产的装备同其他工厂生产的装备摆在一起就能明显看出优劣,金属的特性一定影响了兵器的性能。
谁不知道兵器减重的优势,可兵器减重是一个大课题,优化材料是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