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发生。
所以李学武在电话中汇报的想法和思路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和判断,并不是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的决策,更不是集团管委会的决策,这需要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李怀德判断。
信李学武,那就支持李学武的思路,不信李学武,那就搁置想法,看看再说。
有人问,如果李学武的想法和思路是正确的,但集团没有采纳和执行,等到事情明朗了,想要执行了,可时机错过了怎么办?
没办法,错过就是错过了,企业管理在业务决策上是不能找后账的,更不能以预测和判断来定某个人是对还是错。
这是一种辩证思维。
任何企业管理都不能以对未知的判断来做决策,科学决策才是企业管理、合理行政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这也是杜绝拍脑袋,抬屁股做决定的根本办法,因为林子大了你不知道能飞出啥鸟,就有那种奇葩的企业管理者闹笑话。
李怀德可不是酒囊饭袋之辈,他的业务管理能力一般,但判断能力是很突出的。
李学武将话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他已经很清楚李学武要干什么了。
说李学武胆子大,他今天才算是第一次感受到勇者无惧,智者无忧的含义。
“一个营的装备,你们有没有压力?”
李怀德既然已经想到了李学武要干什么,便也能猜到他的真实目的。
这会儿也是表现的有些跃跃欲试,因为相对李学武刚刚话里提到的风险,他也很期待这一次的机遇。
“并不需要一个营的装备。”李学武在电话里解释道:“卫三团与轻兵所合作紧密,装备情况非常优秀,不用补充太多。”
“按照现阶段我了解到的情况,汽车和部分兵器,以及特种车辆是打头。”
他看了看手边的材料,道:“主要是坦途汽车,咱们已经生产的试验车辆完全支撑得起这一次的支援任务。”
“也可以做实战实验对吧?”
李怀德在电话那头讲道:“就按照你的思路准备吧,我会将你的想法上报。’
他顿了顿,讲道:“如果这一次红星钢铁集团的装备能在实战检验中绽放光彩”
老李没有继续说下去,只留下这一个悬念摆弄挂了电话,他是信任李学武的。6妖看书惘 无错内容
一个营的装备,李学武想干什么?
没什么,当初给阿特灌输合成营概念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着手准备了。
没错,他虽然忘记了这一次的时间节点,但相关的准备并没有缺失。
坦途汽车、现有装备轻量化、重机枪和火箭炮上车、高射机枪上车等项目一直都卡着时间点进行推进。
67年李学武就在谋划坦途汽车,谋划将坦途作为吉普车和装甲车中间力量的补充与兼顾。
既要有吉普车的机动能力,也要有装甲车的防护和动力,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项目是交给到了华清大学与红星钢铁集团合作的车辆工程研究所,时间已经持续了两年,这台车还在实验阶段。
光是动力系统就做了两套,一套汽油,一套柴油,就是要全面评估这台车的能力。
现在坦途汽车与kh-4(钢飞版)都处于国内相关工业的空白领域,算得上是开了先河,在世界工业上来说可能都算前列了。
而对于李学武来说,无论是坦途还是kh-4,都是他预想中合成营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现在有了这么难得的实战机遇,怎么能放过呢。
他让张兢去钢飞,又亲自给科研所打电话,就是要确定这两点。
李学武要把这两款还在实验的产品送到实战场景中去,看看效果再说。
就算暴露了缺点,也有机会修改,毕竟这种情况下才能得到最优秀的考验。
再有一点,如果真如李怀德所说,红星钢铁集团所准备的合成营装备在此次情况中表现亮眼,那没得说,集团化的进程又会加快一步,同时集团的厚度也会增加。
李学武更愿意让关注这场冲突的其他人看到红星力量的参与,因为红星力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