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森轻笑出声,不是嘲讽谁,而是在自省,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有没有如此行为。
“也不知道是谁搞出来的。”李学武好笑地摇了摇头,道:“就像您刚刚说的那样真有人盯着我,还整理出一套进步法则。”
“除了上面那几条,还有什么修炼隐性竞争力,要做到三分钟梳理完三个小时的会议精神精髓,还要掌握不同领导偏好的汇报模板,分文字版、图表版还有口述版。”
“要熟记近五年重要批示关键词,建立同事家族家庭档案库,要包括子女安置、老人休养、配偶调动等等。”
“想进步想疯了吗?”
王淑华见老伴儿听的认真,微微皱眉道:“这机关里要都是这样的干部,那干实事的人岂不是要被挤兑死?”
郑树森没有说话,是因为他在思考,李学武所提出的这些情况绝对不是闲话。
他真正思考的是,市里机关各单位、部门办公室里,是不是也这般功利。
李学武并没有着急回答干妈的愤慨,而是继续将他听来的那套理论介绍了个全。
“有人说做工作要掌握五个黄金窗口期,一是重要领导履新百日,因为领导要展现实力,又不会否定前任。”
“二是重大专项启动前夕,因为需要提前储备关联资源;三是机构变革风声期,他们便可以主动靠拢潜力部门。”
“四是纪监巡查结束后,他们可以填补制度漏洞;五是干部年轻化政策窗口,要抢占年龄优势赛道。”
李学武不顾干爹皱起的越来越深的眉头,继续讲道:“除了这五个黄金窗口,还有编织六维关系网。”
“一个是核心部门联络员,因为他们掌握着决策的动向;第二个是财务人事关键岗,这些人可以加快流程审批。”
“三是临近退休的老前辈,可以获取历史把柄;四是刚参加工作的潜力股,有利于培养嫡系团队。”
“五是上级机关通讯员,可以捕捉政策先机;六是家属社交圈层,便于构建私人情报站。”
李学武的话讲完了,郑树森却是陷入到了沉默,端着茶杯久久没有说话。
只是听了李学武的这些话,他才意识到干儿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绝非偶然。
什么叫高手?
真正的高手,早已将规章制度转化为护身符,把人情世故冶炼成登云梯。
干儿子李学武就是身披无数护身符,脚踏多层登云梯的高手啊。
-----------------
年前李学武在跑亲朋故旧的关系,因为时间比较紧,集团的通知下来,很快就要去钢城交接工作。
所以自己家里这边的关系,顾宁家里那边的关系,以及不得不去的关系。
就连供销总公司东城分公司马副主任那边他都去对方办公室坐了一会,沟通感情。
他在送年节礼,也有人给他送年节礼。当然了,能登他们家大门的寥寥无几。
不是李学武的人缘不好,而是他不收这个。别人也不好上他的门。
也没有故意赶周末,赵雅军和王露两口子约好了,拎着东西来家里送年礼。
东西一看就是王露准备的,因为她比较敢花钱,也会花钱,换做是赵雅军绝对舍不得。
李学武却是笑着留了他们吃了顿中午饭,东西是一样都没收。
不是怕有人算计他,而是同辈之间咋可能收他们的礼,这成啥了。
即便双方在工作上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距离挺老远的上下级关系。可李学武看重的是亲情,不太愿意收这些。
小两口倒也是会办事,见二哥这边不收,便央求着他一起去四合院看看老太太。
李学武没办法,知道他们想什么,可也不能拦着他们给长辈送礼不是。
到四合院这边坐了一会儿,那天赵根和尹满仓来时不方便说的话也就说了出来。
因着老太太和刘茵关心,小两口有些不好意思地讲了,是准备要小孩。
王露想的非常实际,趁年轻赶紧要,反正爸妈也在跟前儿,好方便照顾。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