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629章 第八兵团

第629章 第八兵团

感,才想出这个发明。

雷匠头把发明提交给帝国枪械特别委员会,委员会曾一度拒绝,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球形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唯一弹丸形状”。

在此之前,前膛步枪都是发射球形弹丸,射击精度十分感人,所以需要用密集的阵线弥补火器精度不足。

尽管二九式步枪有了膛线,但战兵在实战中,需先用装弹杆将弹丸塞进枪管,然后尽力将其嵌入膛线,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而且充满危险,较软的铅弹一旦变化,就会影响到射击精度。

这款步枪被各兵团认为是鸡肋,很快被抛弃。

直到三六式出现。

采用椭圆形弹丸,底部有一个深而小的盲孔,外部有一个圆锥形的铸铁金属塞。

这种椭圆形弹丸很容易装填,射击时火药燃气将铸铁金属塞向前推入盲孔中,这样弹丸就发生膨胀,从而嵌入膛线。

三六式很快通过工坊、枪械委员会测试。

这款步枪口径17.83mm,枪管长990mm,四条膛线,缠距1:78。

枪管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在全长的核桃木枪托上,枪托底板为黄铜材质,全长1397mm。

配有立框式照门,表尺射程823米,有效杀伤射程超过500米(在这个时代属于逆天的存在。)

麦粒形准星,配有刺刀座。配备一个432mm长的三角形套筒刺刀,该刺刀通过准星与刺刀套筒上的卡口固定,通过弹簧锁扣锁定。

三六式弹药的弹丸和发射药包装在镀锡衬里的双盖皮制弹药盒中,挂在黑色牛皮背带上,

实战中,火铳兵从弹药盒取出一个弹药筒,用牙咬开后部,将其中的一钱火药倒入枪管。然后将弹药筒倒转过来,将另一端的弹丸连同外面的弹药筒一起塞入枪口,再撕掉外露的弹药筒,然后使用装弹杆将其装到枪管底部。

截止广德二年,沈阳和全国各地兵工厂,共生产大约五万支三六式。

在接下来的江南平叛,倭国血战中,三六式和它的改良版三八式,会让帝国敌人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注释:

1《齐会要》卷75引《大政记》。

2《齐会要》卷75引《大政记》。

3《齐会要》卷75引《纪要》,按《纪要》卷18云:广德三十一年置兵站,两说不同。

4《齐史·土司传》。

5《齐会要》卷75引《昭代典则》。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