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站在船头,看着蔡洲那似乎还有些余烟萦绕之地,面色平静。?0?4?7^0-w·h′l/y..~c!o-m¨
他身边,是面如死灰、望着残破家园,潸然泪下的蔡瑁。
诸葛亮看了蔡瑁一眼,『蔡氏如今,可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蔡洲虽好,但也束缚了蔡氏向外探索步伐。如今蔡氏跳出了这弹丸之地,宛如脱出樊笼,而且将军族人得以保全,此乃不幸中之万幸。主公有言,前路漫漫,行且将至。这天下之大,蔡氏何处不可去?何处不可生根发芽?将军,就宛如此滔滔汉水,涤尽旧尘,来日方长!』
蔡瑁深深吸了一口酸浆面,纵然是有诸葛亮的宽慰鸡汤,但是依旧心中酸苦。
汉水汤汤,不舍昼夜。
船只破开破开粼粼波光,载着劫后余生的人们,驶向未知却也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新方向。
身后,则是破败的蔡洲,或许就像是一个时代的挽歌。
蔡瑁收拾心情,忽然心中一动,目光在诸葛亮身上转了两圈,然后实在是忍不住,低声问道:『孔明,你……是不是到了蔡洲之后……就准备放这把火了?』
诸葛亮目光一凝,旋即笑道,『世叔真是说笑了!亮岂能是如此?时候不早,世叔还是早些歇息吧……』
蔡瑁看着诸葛亮转身回舱,虽说确实想要问个明白,但是他同样也清楚,就算是问明白了,又能如何?
只要是在事后往前推,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诸葛亮。
蔡瑁也不例外。
他现在经历蔡洲之事后,再一点点的往前推,才猛然发现,似乎每一步都有诸葛亮的身影……
蔡瑁似乎还记得诸葛亮在知道曹仁来了之后,说了一句什么『饶命』的话,现在想想,是不是意味着诸葛亮原本计划是要将蔡洲就变成一个大火场,只不过是蔡氏族人动作太慢了些,导致来不及完全撤离,才临时改变成为阻敌而不是……
毕竟当时的风向……
再往前推一推,诸葛亮是不是在接应他的时候,就想到了要在蔡洲设埋伏?
还有,诸葛亮是不是在他接到消息的时候,就开始谋划这些了?
若是这样的话,那么诸葛亮……
蔡洲蔡氏现在变成这般的模样,是不是也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
蔡瑁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因为蔡瑁也是搞过『政治』的!
什么样的荆州对于骠骑来说是最好的?
自然是什么『地头蛇』都没有的荆州!
之前荆州士族错综复杂,大大小小的有十来家,但是现在么……
庞氏和黄氏,因为斐潜的关系,早些年就已经是大举北迁,到了关中河东一带,而曹操来了之后,马氏和张氏等又是去了汉中川蜀,后来虽说蔡氏屹立不倒,但荆州另一大势力蒯氏,却在江陵之处被江东小刀拉屁股,开了大眼后一蹶不振。
现如今蔡氏蔡洲也化为飞灰……
那么可以说荆州当下,几乎没有了可以一言九鼎的地头蛇,若是骠骑一来,借着庞氏和黄氏名头,就可以直接在荆州废墟上推行新田政了!
这……
蔡瑁瞪圆眼,盯着诸葛亮走进去的那个船舱,不由得浑身发寒,『该死……该死啊……这,这不会是……也在其谋划之中……』
可是现在蔡瑁即便是猜测出来了一些事项,又能如何?
此役,蔡瑁手下的精锐蔡氏私兵,几乎全军覆没,族中也有不少亲属战死,他本人也狼狈不堪,威望扫地,想要再东山再起,少不得还要借骠骑之力……
所以还能如何?
蔡瑁低下头,低声叹息了一声,坐在船头甲板上,久久不语。_小′税¨宅^ ·罪/芯*漳¢洁_埂·薪+筷?
襄阳城内外的暗战,以曹仁小胜、蔡瑁惨败而告一段落。
不过么,以荆州之地的牌局,依旧在持续。
……
……
曹仁虽然没有能够如愿的清剿蔡洲,斩杀蔡瑁,但是他从这一次的战斗当中,得到了一个灵感!
必须要主动出击,才能抓住一线生机!
就像是这次蔡瑁蔡洲之事,虽然说最后让蔡瑁跑了,但是如果不是提前发动,布下诱饵,设下埋伏,而是等到蔡瑁找到时机,比如襄阳樊城北面的李典廖化攻城的时候突然潜进城中来……
曹仁目光重新盯上了襄阳周边的地图。
虽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