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天才们太过于洁身自好,孤芳自赏,一点不掺杂功利性。他们在比赛中缺少拼搏精神,为了在球场上好看,不惜放弃成绩。
即便过去三十年,依旧有很多人记得他们,但是他们这一代,也的确没有在比赛中获得过出色成绩。
约纳斯和恩泽勒他们的策略就是吹捧对方在踢球上面的艺术性,让这些天才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场比赛,瑞士的球迷并不多,也许是买不到票,也许是已经放弃了第一场,怕看到自己球队输球。
但是约纳斯他们绝对不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服就干。
瑞士队赢得了猜边权,巴西队先开球。
这场中午十二点举行的比赛,太阳在正中间,球场方向又是南北向,猜边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约纳斯作为队长,还是选了南方的球门,最少在上半场,他的视线不用逆光,能清楚看到球,不怕被偷袭。
比赛一开始,瑞士队就进行了行云流水般的进攻,在五分钟之内,瑞士队连一脚触球都没有。
不过,瑞士的中场和后卫全部堵在禁区边缘,没有丝毫的失位,巴西队根本攻不进来。
随后,巴西队改变了策略,将球倒传回中场,吸引瑞士队拉开防线。
针对巴西队这种技术型球队,瑞士队执行的是中前场高压逼抢,中后场压缩空间。
这样的逼抢就是让巴西队拿球不舒服,没有发挥空间,后场防守严密,不给你射门空当。
而瑞士队本身就具备强调防守、重视整体、打法硬朗的风格。
虽然在球场上面要比对手耗费更多的精力,但是瑞士球员的体能储备很好,一个个都是跑不死的小强。
这样的打法让巴西队很憋屈,因为他们根本发挥不出艺术家的魅力。
上半场地十七分钟,巴西队才由卡雷卡踢正了第一次射门。不过这种视线内的禁区线上吊球对约纳斯根本没有任何难度,直接在空中把球抓住。
刚一落地,就手抛球发动进攻。
右后卫利希施泰纳一脚触球,直接把球传给了中场大将祖贝尔。祖贝尔是个与斯特尔斯风格相像的球员,长传球精准,后插进攻能力很强,就是身体瘦弱了一点。
他接球之后向前带球几步,等己方前卫巴尔加斯前插到位,一脚长传就把球传到了巴西禁区外的巴尔加斯脚下。
老队长的第一场比赛表现非常活跃,他接球后没有进攻线路,一脚传中。
可惜后插的前锋赫拉米虽然触碰到了球,却力度不够,却被巴西门将一把抱在怀里。
这波攻防转换也正是两队的风格表现,巴西就像后世的宇宙队,而瑞士队就像西蒙尼麾下已经成熟的马竞。
虽然拼技术我拼不过你,但是我总是能让你踢的不顺。
而在进攻的时候,巴西队的进攻非常快,没有球员粘球。
只要我方控球,尽量往前场传,丢球了就地反抢,破坏攻击节奏。
虽然两支球队一直没有进球,但是你来我往的进攻转换非常快,一分钟钱还在瑞士队禁区混战,下一分钟,就到了巴西队禁区混战。
可惜的是,瑞士队缺少能改变局势的巨星,最后的临门一脚往往功亏一篑。
而巴西队的进攻虽然是万花筒,却也很少有危险球,约纳斯根本没有发挥出来自己的功力,将五个球门框内的球轻松拿下。
下半场,双方交换场地,巴西队加强了进攻。
瑞士队的前场往往只留下前锋赫拉米一个人,其他球员在不失位的前提下,相互协防。
这是意大利球队的链式防守,瑞士队的衔接虽然没有那么严密,但是他们的身后有约纳斯。
特别是这一届的瑞士队虽然没有球星,球员配备非常合理,平均年龄二十八岁,在经验和毅力,韧性上,丝毫不怵任何球队。
前年获取了欧洲杯,也增强了球员的心态,绝不会出现失球就慌,失位就乱的情形。
比赛一直僵持到八十分钟,巴西队依旧拿瑞士队无可奈何,而瑞士队更是连半场都很难攻过去了。
当终场结束的哨声响起,巴西队的球星大多遗憾地摇了摇头,而瑞士队的球员们长舒了一口气。
面对十一个球星的五星巴西,这九十分钟面临的压力,足以让大部分球队崩溃,而瑞士队撑了下来。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换球衣的习惯,因为每个人的球衣都不多,每场比赛要是换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