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532 水磨

第0532 水磨

畜来拉磨,这才勉强保证了朝廷和越巂的面粉供应。

真要像是别的人家那样用人力推磨,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和时间,而且效率实在是低得令人发指。

在有了迫切的需求之后,冯永终于把心思动到了水力上:妈的老子做不成水力纺织机,难道还做不成水磨坊?

牛马还要吃草料,晚上还要休息,这水磨日夜都不停,效率不知高哪去了。

搞起!

牛娃虽然读书笨了些,但总算是继承了丁二家读书不行,但动力能力强的优良传统。

再加上好歹也是在学堂里呆过的,后面又跟着冯永走南闯北,眼界总算是开阔了起来。

在听了冯永的设想后,能很快地理解冯永的意思,表示这个事情很简单。

这个事情当然简单。

因为聪明的中国古代劳力人民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帮忙解决了水磨最困难的环节:水轮机和转轴。

本来冯永还想着加点齿轮或者包个铁皮以延长寿命什么的,但在仔细观察了水碓的实物之后,直接就放弃了治疗。

虽然在看惯了后世大工业制造的冯永眼里,纯木头做成的水轮机和转轴是原始的,粗糙的,是典型的傻大粗。

但架不住人家结构简单啊,结构简单就表明着维护也简单,更何况这东西比想像中的要结实得多。

唯一的缺点效率是低了点,但在这个时代,比起人力畜力,那就是高效率。

冯永捣鼓好久,才发现自己唯一能修改的,就是根据物理原理,以及后世的水轮机模样,把它的叶片做成收缩状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力转化效率。

早在西汉时期,水碓就已经大量普及,牛娃所要做的,就是把舂米的工具换成磨面粉的磨盘。

十一二岁就能着自家老子按图做出从未见过的曲辕犁的牛娃,这点技术问题肯定难不倒他的。

“待会安装的时候,注意安全,莫要伤了手脚,吊架上的磨盘一定要最后再安,免得掉下来砸到下面的人。”

冯永看到一切准备完毕,嘱咐了一句。

磨盘分上下两部分,下磨盘要安在转轴上,上磨盘则是要用吊架吊起来,其实道理也和小时候家里的磨盘一样。

只不过是把人力换成了水力。

“明白。”

“行了,开始吧。”

站在屋里也帮不上忙,反而碍事,同时还会让那些匠人们缩手缩脚的,冯永吩咐他们开始后,转身走了出去,找了个树荫坐下等着。

屋里先是响起了吆喝声,接着就是木头的吱呀吱呀声,然后又是牛娃在喊着“小心小心,用力钉死了……”

冯永看着眼前的水磨坊,思维有些飘荡起来。

水碓是用来脱壳的,水磨是用来磨粉的,与水碓和水磨结构相近的,还有一个东西,叫水排。

其实那才是冯永最想要的东西,因为水排其实就是水力鼓风冶铁。

冯永之所以想着捣鼓这个水磨,其实是受了黄月英的刺激。

从南中回到锦城后,冯永特意去看了黄月英改进过的鼓风机,还亲自上手试了一下,然后对国宝级工程师表达了钦佩之情。

哪知黄月英却是脸色平淡,说后汉就有人曾制作出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可惜她不会。不然若是能把鼓风机和水排结合起来,那大汉就当真是再不用担心缺铁了。

冯永当时就惊了,压根就不相信黄月英的话,觉得她就是在吹牛。

特么的,我可是名牌大学毕业出来的,发明个鼓风机出来还是漏气的,你竟然告诉我说两百年前就有人制作出水力鼓风冶铁的设备?

后来么,黄月英直接甩过来一本《东观汉记》,里头果然记载着杜诗在南阳当太守时,为了节省民力,制作水排冶铁的故事。

把冯土鳖的脸打得啪啪响,红肿红肿的。

可惜的是书上仅有廖廖几句,而且关于水排具体的结构,压根就没有提起!

这水排之所以能被记在书里,还是为了赞扬杜诗当官时尽心为民,这才有幸被人知晓。

特么的!

气得冯永差点破口大骂,这么重要的东西,就因为是属于手艺活,与贱业沾边,你们说不记就不记?

冯土鳖感觉就像是日了一条哈士奇!

如今要想找到水排的结构图,要么就是找到杜诗的后人,他们手里可能会有祖上记下的东西。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知道杜诗的后人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