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荆轲如此安排,在场百官们的反应各不相同。-x~i*a-o¨s?h_u·o?h¨u′n*.\c*o!m?
有的人心动不己,有的人则眉头紧皱。
这时,李斯站出来发言道:“这岂不是等同于让我们这些百官去从事商贾之事吗?这样做恐怕不太合适吧。自从商君变法以来,我大秦历代都奉行重农抑商的国策,以农业为重,商业次之,商人的地位相当低下。如今若是我们同意成立这个所谓的大秦商会,并让大秦百官都加入其中,岂不是要颠倒这一国策?”
李斯骨子里依然秉持着法家的那一套理念,认为一切都应当严格按照律法来执行。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商鞅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曾经为大秦的变革立下汗马功劳,重农抑商乃是变法立下的国策。
而他李斯如今身为大秦法家的领袖,若是轻易地就同意了李荆轲的这个想法,先不说其他人会如何看待,单就他自己而言,肯定会遭到当代法家弟子的耻笑。
甚至那些态度激进的法家弟子说不定还会对他进行攻击。
这件事关系到他自身的利益,所以李斯没打算同意。
李荆轲并没有急于反驳,他似乎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
毕竟李斯的身份非同小可,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这个头衔既是一种尊称,也是一种束缚。
身为法家的代表,李斯的行为自然要遵循法家的理念,这是毋庸置疑的。
李荆轲的目光缓缓转向冯去疾和王绾。
此时的李斯尚未登上左丞相之位,所以这两人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
冯去疾作为右相,在朝堂上虽然看似自成一系,但实际上他是彻头彻尾的王系,是嬴政的心腹。
他的态度无疑能够代表嬴政的态度,而且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其影响力足以左右百官之中近一半的文武大臣。
而王绾,则是老秦贵族世家的代表。
他的身后站着的是大秦无数的贵族世家,这些贵族们在大秦的政治舞台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王绾的态度不仅仅代表着他个人,更能够代表整个大秦贵族的态度。
综合来看,冯去疾和王绾这两个人的影响力加起来,恐怕能够左右在场七八成大臣的想法。
面对李荆轲的眼神。
冯去疾老神在在,他开口道:“此法虽然有些突兀,违背了商君立下的重农抑商的国策,但是根本上却跟农事没有什么冲突,而且似乎可以促进我大秦的经济。-r`u`w_e¨n^x~s!.`c_o,m·王兄,你怎么看?”
王绾也是个老江湖,对于这种场面他再熟悉不过了。
当他看到冯去疾把问题像踢皮球一样扔过来时,他心里就明白,自己必须得接住这个球,然后给出一个恰当的回应。
王绾作为老秦贵族的代表,他深知利益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候,他必须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而李荆轲提出的这个想法,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王绾心里暗自盘算着,如果只给他们三成的利润来分配,那也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毕竟,就商业街这个想法可不仅仅局限于咸阳这一个地方,还有很多其他的城市都可以开设。
而且李荆轲所创造出来的火锅和美酒,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
一旦正式开始销售,肯定会吸引大量的顾客,每天的收入肯定会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进来。
想到这里,王绾脸上露出了微笑,他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荆轲先生,只要大王同意这个计划,我肯定会全力支持您。甚至,你在建造商业街前期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我都可以帮忙联系其他商人来替您办妥。”
“呵呵,这个你放心,大王肯定会同意的,扶苏,你说是吧?”
扶苏连忙点头:“诸位大人,商业发展乃是大秦的重中之重,父王早就授意与我,老师的一切事关商业发展的事情他都同意。”
李荆轲点点头,继续说道:“诸位,如今大秦看似国力强盛,实则外强中干。朝中大部分经济来源都靠着赋税,但这些赋税的流向,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我提出此策,也可以改善改善诸位的生活,你们仔细想想吧。”
此话一出,使得原本喧闹的大臣们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就连一向能言善辩的李斯,此刻也沉默不语,因为他深知李荆轲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