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城的雪化得猝不及防。*x-i,n_x¨s¨c+m,s^.¢c\o′m\正月刚过,一场暖雨连下三天,将城墙上的冰棱化成水流,沿着砖缝蜿蜒而下,在墙根积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李默然站在新修的议事厅窗前,看着院里那棵老槐树抽出的嫩芽,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春天,却丝毫感受不到暖意。
“李先生,元帅和朱兄、徐兄都到了。”亲兵的通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默然转身走向议事厅。刚进门,就被一股浓烈的酒气和火药味包裹——郭子兴正捧着个粗瓷碗,与徐达碰杯痛饮,朱元璋则坐在角落的木椅上,手指捻着一枚棋子,眼神沉沉地盯着桌上的棋盘,棋盘上摆的不是棋,而是一张手绘的江淮地图。
“默然来了。”郭子兴脸上泛着酒红,显然喝了不少,他举起碗,“快来,尝尝这元军的贡酒!上次夜袭截获的,味道绝了!”
李默然接过碗,却没喝。这酒是彻里帖木儿败逃时丢下的,度数极高,烈得像火烧。“元帅,今日召集我等,怕是不只为了喝酒吧?”
郭子兴放下碗,抹了把嘴,脸上的醉意散去几分:“还是默然聪明。没错,今日是要商议一件大事——开春了,冰雪消融,正是用兵的好时候,我们下一步该往哪打?”
他一脸严肃地说着,手指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地图上的“滁州”二字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仿佛这两个字就是他的敌人一般。
“某意攻打滁州!”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一股坚定和决绝,“那里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我们能够顺利拿下滁州,我们就如同在这乱世中扎下了根,有了更稳固的根基,日后无论是进可攻还是退可守,都将变得游刃有余!”
一旁的徐达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他立刻随声附和道:“元帅所言极是!滁州守将不过是个草包罢了,根本不足为惧!我愿率军充当先锋,定能一举攻破滁州城!”说罢,他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显然心中早己按捺不住对这场战斗的渴望。′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
李默然却皱起眉。滁州固然重要,但他记得历史上,朱元璋曾在此地遭遇滑铁卢,并非易取之地。更重要的是,此时攻打滁州,容易腹背受敌——东边的张士诚、西边的陈友谅都在虎视眈眈,一旦濠州主力外出,很可能被偷袭。
“元帅,不妥。”李默然开口道,“滁州城防虽不如濠州,但守军有五千,且粮草可支撑半年。我们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张士诚在高邮一带招兵买马,陈友谅己占据安庆,我们若主力外出,他们很可能趁机偷袭濠州。”
朱元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先生说得对。滁州是块硬骨头,不急着啃。依我看,不如先取和州。”他指尖点向地图上的和州,“和州离濠州近,守军只有两千,且城主贪婪暴虐,百姓早己怨声载道。我们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必然一呼百应。拿下和州,既能扩充地盘,又能安抚民心,还能作为进攻滁州的跳板,进可攻,退可守。”
郭子兴的眉头拧了起来。他本以为自己的提议能得到一致赞同,没想到李默然和朱元璋都反对。滁州是他心心念念己久的目标,如今被泼了冷水,心里很不舒服。
“和州太小,拿下也没多大用处。”郭子兴沉声道,“滁州才是战略要地,拿下滁州,我们才能真正在江淮立足。”
“元帅,战略要地,也要看时机。”李默然坚持道,“现在不是打滁州的时候。”
“你怎么知道不是时候?”郭子兴的语气有些不悦,“你才从军多久?懂什么战略?”
这话像一根刺,扎在李默然心上。~微*趣^暁?税¨ .耕?薪*最^全′他知道郭子兴并非有意羞辱,但这句话却暴露了两人之间的隔阂——在郭子兴眼里,他终究还是个“外来的书生”,不如朱元璋、徐达这些“自己人”可信。
徐达见气氛不对,连忙打圆场:“元帅,李先生和朱兄说得也有道理,要不……我们再商量商量?”
“没什么好商量的!”郭子兴猛地一拍桌子,酒意上涌,语气更加严厉,“我是元帅,我说了算!就打滁州!三日后,兵发滁州!”
朱元璋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李默然暗中拉了拉衣袖。他看向李默然,见李默然微微摇头,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议事厅里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