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城的秋雾裹着寒意,浸透了郭子兴营地的每一寸土地。!咸.鱼?看,书- _首!发/李默然站在新搭起的瞭望塔上,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地平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木栏上粗糙的纹理。瞭望塔是他根据现代哨塔样式设计的,比原来的土台高出三丈,视野开阔了数倍,此刻正有两个士兵拿着他自制的竹筒望远镜——在竹筒两端镶上磨亮的琉璃片——警惕地扫视着远方。
“李先生,这‘千里眼’真是神了!”一个士兵兴奋地喊道,手里的望远镜转了个圈,“昨天徐将军就是靠它,在十里外就看到了元兵的探子!”
李默然笑了笑,没说话。这些天,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营地的改造上:改良的投石机射程增加了一半,用麻线和桐油制成的简易炸药包威力惊人,甚至连士兵的甲胄都做了调整,在要害处加了双层皮革。他知道,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在战场上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距。
“李先生!将军请您过去一趟!”塔下传来亲兵的喊声。
李默然顺着木梯爬下来,刚落地就被赵灵儿拉住了衣袖。少女手里捧着件缝补好的短褂,眼神里满是担忧:“李大哥,听说元兵要打过来了?”
这些天,关于元军集结的消息像野草一样在营地里疯长。据说元将彻里帖木儿亲率五千精兵,号称要踏平濠州,活捉郭子兴。营里人心惶惶,连最勇猛的士兵谈论起这事,声音里都带着颤音。
“别担心,”李默然接过短褂,指尖触到她指尖的温度,“有郭将军和徐达将军在,还有朱兄帮忙,我们一定能守住。”话虽如此,他心里也没底——五千装备精良的元军,对付郭子兴这两千多杂牌军,胜算实在渺茫。
走进郭子兴的军帐时,帐内正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郭子兴眉头紧锁地盯着地图,徐达按着腰间的佩刀来回踱步,朱元璋则坐在角落的木凳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
“默然来了。”郭子兴抬头,声音沙哑,“刚收到探报,彻里帖木儿的大军己经过了淮河,最多三天就到濠州。′s·a~n,s+a^n_y+q/.-c*o*m+”
李默然的目光落在地图上——元军的进军路线沿着官道首扑濠州南门,那里是郭子兴的防区,城墙最矮,兵力也最薄弱。
“将军打算死守?”他问道。
“不守怎么办?”徐达粗声说道,“孙德崖那老狐狸说要‘共御外敌’,却把主力都调到东门,摆明了要让我们当炮灰!”他一拳砸在桌上,铜灯盏晃得厉害。
朱元璋抬起头,缓缓开口:“死守肯定不行。南门城墙太薄,挡不住元军的投石机。不如……”他指尖在地图上一点,“在城外的落马坡设伏。那里两侧是山,中间只有一条窄路,元军必经之地。”
郭子兴的眼睛亮了亮,随即又暗下去:“可我们兵力不足,就算设伏,也未必能胜。”
“未必需要硬拼。”李默然忽然开口,帐内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他走到地图前,指着落马坡两侧的山:“我们可以先派人毁掉山路,让元军只能单列通过。再在山坡上埋上炸药包,等元军进入伏击圈,就点燃引线。同时让徐将军带骑兵抄后路,断他们的粮道。”
“炸药包?”徐达皱起眉,“那东西威力是大,可埋在土里能炸响吗?”
“我试过,”李默然点头,“用桐油浸泡过的麻绳做引线,延时正好。只要元军的马蹄踏中机关,就能引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不用全歼敌军,只要打疼他们,让他们知道濠州不好啃,自然会退。”
郭子兴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猛地一拍桌子:“就这么办!徐达,你带三百骑兵,埋伏在落马坡西侧的密林里,听我号令抄后路!重八,你带五百人,负责埋设炸药和机关!默然,你跟我坐镇中军,协调调度!”
“是!”三人齐声应道,帐内的凝重气氛消散了不少。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营地都动员了起来。士兵们扛着炸药包往落马坡运,妇女们连夜赶制箭羽,连赵灵儿都跟着帮忙,把草药捣碎了敷在预制的竹箭上——李默然说这叫“化学武器”,能让伤口发炎溃烂。-优*品,小-税,蛧? ,庚_欣+蕞^哙,
李默然跟着郭子兴巡查阵地时,总能看到朱元璋的身影。他不仅亲自埋设炸药,还仔细检查每一处机关,甚至趴在地上模拟元军的行军路线,确保万无一失。有个年轻士兵不小心踩松了一块伪装用的石板,他立刻让人重新加固,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
“朱兄做事,真是滴水不漏。”李默然忍不住赞叹。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