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那道代朕监国,主审蓝玉案的圣旨下达之后,整个南京城的官场,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暴风雨前的宁静。-1?6_x¨i+a′o*s,h?u`o?.*c·o~m¢
所有人都像看戏一般,等着看这位新上位的皇长孙殿下,会如何点燃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然而,朱雄英的动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还要快,还要狠。
他并没有像文官们所期盼的那样,立刻将蓝玉押上公堂,罗列罪状,掀起一场唇枪舌剑的审判大戏。
而是雷厉风行地,以皇长孙监国的名义,联合兵部、五军都督府,向三法司和整个京营系统,下达了他监国之后的,第一道联合命令!
“为彻查蓝玉谋逆大案,防止其党羽内外串联,勾结军中,销毁罪证,图谋不轨。自即日起,由东宫卫率,协同锦衣卫,对拱卫京师的十二京营部队、南京城周边所有要害卫所,进行为期一月的临时协防与军务整肃!”
这道命令以雷霆之势下达,理由冠冕堂皇,气势磅礴,堵死了所有可能存在的异议之声。
在此期间,将由东宫亲派之官员,协同兵部、都督府,清查所有中高层将官名册,及其近年来的武库、军饷账目!
凡与蓝玉案有任何牵连者,无论职位高低,一律先行停职,收回兵符,接受三法司与锦衣卫的联合调查!
查一个通敌谋逆、牵连甚广的惊天大案,进行相关的军事管制,这是理所应当的,是老成谋国之举!
但所有嗅觉敏锐的朝中大员,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在听到这道命令时,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皇长孙殿下,己经不满足于仅仅是听政了。.秒^彰!結+晓?税.旺, _勉\沸_越_毒/
他己经将他的手,用一种最不容置喙、也最无法拒绝的方式,首接伸向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兵权核心——京营!
东宫,密室。
夜深人静,烛火通明。
朱雄英唤来王战,并从怀中,缓缓取出了那枚通体漆黑、刻着玄奥龙纹的玄龙虎符。
虎符入手,冰凉而沉重。
朱雄英握住它,只觉一股厚重的气息从符中传来,仿佛与遍布天下的一千个忠诚灵魂,建立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
他心念一动,闭上双眼,下一刻,那片只有他能看见的湛蓝色光幕,便在意识的深海中,轰然展开。
一千个名字、一千张栩栩如生的面孔、以及他们当前在大明军队中,各自所在的部队、担任的职位、履历功勋……所有关于潜龙卫的详细信息,如同瀑布般,清晰地流淌而过。1\3·1?t`x~t?.^c+o!m¢
他们,是他最私密、最可靠、也最强大的底牌!
朱雄英将一份他早己熬夜拟好、圈出了上百个名字的名单,交到了王战的手中。
他用一种冰冷而沉稳的声音,吩咐道: “淮西一脉留下的权力真空,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王战,利用这次军务整肃的机会,用名单上的人,给我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全部填上去!”
“记住,所有的人事任命,流程,要完全合乎兵部和都督府的规矩;提拔的理由,要无懈可击,必须是他们自身的战功和履历足够硬!我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京城的刀把子,亲手交到我的手里!”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幕幕看似寻常、实则暗流涌动的人事变动,在京城各大军营之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京营之一的龙江营,一名平日里与蓝玉称兄道弟、骄横跋扈的指挥使,正在营中大发雷霆,抱怨东宫的命令是小题大做。
下一刻,一队面无表情的锦衣卫,便客客气气地走进了他的营帐,对他一拱手,微笑道:“将军,关于蓝玉一案,有些细节需要您去北镇抚司,协助调查一下。”
第二天,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就联合收到了一份来自虎贲营的举荐信。
信中,联名举荐一名原属该营、平日里毫不起眼、但履历干净、在漠北战场上曾立下三次大功的百户,接替那名被协助调查的指挥使。
整个流程,合情合理,吏部和兵部都毫无异议,朱笔一批,新的任命,便迅速下达。
那名刚刚上任的潜龙卫指挥使,在接到任命后,第一时间,便朝着东宫的方向,无声地,单膝跪地。
五军都督府内,一个掌管着京城防务图和兵符调动文书的最关键主事,因收受蓝玉重金贿赂的罪证,被锦衣卫当场拿下。
接替他的,是另一位从地方卫所正常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