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月晴和李氏一大早便去叫上王翠花,三人一同往隔壁的杏花村去。-s?o,e¨o\.!i\n!f.o,
没有马车,他们也不会赶牛,牛叔要到镇上去,她们仨便步行过去,月晴并不认识路,去找王翠花之前便问过李氏。李氏认路,但她并不知道周二成怎么走。
二人商议,到时候就跟王翠花说,去的次数少,记不住路。
她两人口径一致,王翠花倒没怀疑什么。
只笑话道:“晴儿,你连未来夫家的路都记不住啊。”
月晴边走边道:“我本来记性就不太好,又不是常去的地方,哪里能记的住。”
王翠花:“将来那可是你的家了,以后可得记住。”
月晴作害羞状:“到周二哥家可不能这样说话,否则我没脸见人了。”
“李嫂子,她还害羞呢,你可听说你们的事都快定了。”
“哪有,只是说了亲,日子还没定呢。”
“哟,这话听着有些着急呀。这成了亲,洞房那点事,你学了没?”
月晴瞪大眼:“不知羞,这话哪里是咱们这些未出阁的小姑娘能说的?”
“怎么不能说,这路上又没别人,就咱们仨。再说了这些事等到了成亲那天都会有家里长辈教的,早知道早有准备。”
月晴好奇问道:“我娘还没教过呢,你娘教过你了?”
“我及笄时我娘就跟我说过了,你娘要是不教你的话,到时候我教你呀。”
月晴:“我才不听呢,你到时候肯定要逗我玩,让你教我还不如让我大嫂教呢。”
“对哦,我差点儿忘了。你家里还有个大嫂呢,但我不是听说你大嫂对你不好吗?”
“那是以前,以前我家日子也苦。我大嫂经常回娘家去拿东西,再加上我的家里不怎么干活儿,我大嫂肯定不满意。
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跟着李嫂子一起做生意。家里的日子过得好,大嫂当然对我满意了。现在对我可好了。”
王翠花道:“那倒是,你家现在是村里最富的,连里正家都没你家过的好。”
“那都是偶然的机遇,我家没啥大本事,只能坐吃山空,家里几个男丁都要读书。
对了,你家也不差呀。”
“我家还好,不过也全靠我娘的嫁妆,其实我特别感激你们两个做生意能拉上我。
对了,我还没问呢。你们是怎么想到我的呀?”
李氏:“晴儿说你性子爽快,肯定没那么多歪心思,干活又利索。于是我们就想着把你也拉上,要不然我们两个都不太会说话,将来做生意可咋弄啊?”
王翠花:“原来是指望着我说话呢,这我倒是擅长。/我?的-书/城` /追-最+新-章,节¢我在镇上买东西,那价格谈的,让那些做生意的都佩服。”
月晴:“将来咱们的生意,肯定不能以卖鱼为主。我和你嫂子都商量过了,到时候把小吃铺子开起来,这鱼也是咱们铺子里的一道菜。
我和你嫂子干活儿还行,等真的把铺子开起来,那跟客人们打交道还得靠你呀,翠花。
到时候李嫂子当大东家,负责那些外面的大生意。你当二东家,就负责咱们店里的经,至于我就当三东家,负责外面那些材料的供应,另外咱们还会在外面开一个流动的摊位,也由我来负责。”
王翠花:“这,我当二东家不太好吧。明明是你和李嫂子先一起干的,你应该是二东家才对。”
月晴:“我懒得和那些客人们打交道,到时候店里的生意肯定管的少,还不如就负责这些材料供应呢。
再说咱俩虽然一个二东家,一个三东家,店里除去成本的分红却是一样的。咱们两个都是两成,李嫂子分四成,还有两成用来做些善事打出名声。”
王翠花也干脆:“行,两成就两成,咱俩一样就行。李嫂子本来就是挑头的,她分四成,我没意见。”
李氏虽表面上没有对这分成说什么,但心里却觉得他这四成肯定是姑娘要用作别的地方。
王翠花:“但是做善事两成是不是多了些?”
月晴:“反正现阶段是不够用的,等将来真的做大了,要是大家都觉得两成太高,那到时候再商量。”
王翠花:“行。”
李氏此时开口道:“翠花不经常跟我们在一起,对咱们卖鱼生意的收入不太了解。咱们的鱼,一天能卖个一两多银子,除去成本,一天大概能挣700个钱。咱们现在还没干一个月呢,等咱们干满一个月就开始分红。”
王翠花很高兴,以前他们两个可从没主动跟自己说过这些,看来是真的把她当成自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