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多谢你指点迷津,为了大唐百姓,我死都不惧,说些违心之语又有何妨?
北“我如果不做出改变,便证明黎民百姓在我心里,並不如自己的名声来得重要。”
“这次,是我著相了。”
从不认可工业,到何妨老朽做匠人』,从不能说违心之语,到为了九州万方放弃一部分原则。
看到韩愈一天两次转变,秦淮也是刷新了对於韩愈的认知。
重塑了对韩愈的期待。
其实秦淮知道韩愈的结局,如李条所料,韩愈確实很快便被召回了京城,但是並没有官至宰相,尤其是遇到圣人暴毙这件事,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
要不然,韩愈也不会流传出那么多鬱郁不得志、怀才不遇的诗词文章。
才学当然有,可是这性格,终究难让他再进一步。
可是现在,秦淮觉得,韩愈还有救。
能让京城有一位为民考虑且不嫌弃工匠的高官,秦淮也能在京城有这样一位高官朋友,总算一桩好事,万一哪天,秦淮想去体验一下长安的十二时辰,有个熟人,总归方便一些。
见事情谈妥,秦淮將李条和韩愈送回了刺史府邸,並且向韩愈做出承诺,待明日他与漕粮一同返回袁州之时,秦淮会隨船装上大量的新式农具,帮助袁州开展农事。
“火淬精钢锻玉鉤,
田畴从此赖吴謳。
韩公若见新犁日,
不嘆农荒颂铁流。”
这是韩愈临別之前,赠给秦淮的诗,名字就叫做《咏秦淮铁工。
不过秦淮暂时不准备公开这首诗,主要是这首七言绝句和昨天的诗不太一样,更侧重秦淮高超的炼铁技艺,这一点,他暂时还不想如此大张旗鼓宣扬出去。
不过能让韩愈为他做两首诗,足见大关炼铁场给予韩愈的震撼,说是已经彻底重塑了他的认知也不过分。
北固山码头,望著韩愈船只离去,李条转过身,对著秦淮神秘说道:
“秦淮,明日来我府上,不要穿官服,整套好看的便服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