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董卓的赏赐,嘉奖他“巡查三军”的差事办得好。
当然,这差事他还没开始办。
老董这是提前给的甜头,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他陈末,是自己罩着的。
门外传来管家恭敬的声音。
“大人,相国府传令,请您即刻入宫。”
陈末擦拭的动作一顿。
这么晚了,还叫自己入宫?
他放下佩剑,整理了一下衣冠,心中己有了几分猜测。
果不其然。
未央宫的偏殿里,灯火通明。
董卓肥硕的身躯陷在主位上,脸上看不出喜怒。
“文蔚来了。”
“坐。”
陈末行了一礼,在下首坐定。
董卓挥退了左右侍从,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虎牢关那边,有消息了。”
董卓的声音很沉。
“天子车驾,己过函谷关,不日将抵达长安。”
陈末心中了然。
迁都这件大事,终于要落下帷幕了。
“相国深谋远虑,迁都长安,实乃安国之策。”
他顺嘴拍了个马屁。
董卓却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烦躁。
“那些酸儒,一路上哭哭啼啼,聒噪得很。”
“咱家不想看到他们那副死了爹娘的嘴脸。”
他顿了顿,一双小眼睛看向陈末。
“文蔚,你替咱家去一趟。”
“去哪?”
“去迎驾。”
董卓的语气不容置疑。
“带着你的仪仗,把排场做足了。要让天子,也要让天下人看看,我董仲颖的孙女婿,是何等威风!”
陈末心中一动。
这差事,可不简单。
名为迎驾,实则是去震慑那些心怀不满的汉室老臣。
同时,也是董卓在向所有人,特别是西凉系和并州系,再次宣告自己的地位。
“末将,遵命。”
陈末起身,躬身领命。
这既是荣耀,也是一道催命符。
办好了,风光无限。
办砸了,遗臭万年啊。
……
三日后,函谷关古道。
旌旗招展,甲士林立。
陈末一身崭新的官服,骑在马上,身后是千名精锐的羽林卫。
长长的车队,正从关隘中缓缓驶出。
为首的,是一辆用料考究,却略显颠簸的马车。
那就是天子刘协的座驾。
陈末的目光扫过那些跟随车驾的文武百官。
王允、蔡邕赫然在列。
他们的脸上,大多带着悲戚与麻木,像是行尸走肉。
当看到陈末那身刺眼的官服时,许多人的眼中都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恶与鄙夷。
陈末视若无睹,只是催马向前,准备行礼。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轰隆!”
一声巨响,天子座驾的左边车轮,像是撞上了什么坚硬无比的东西,猛地向上弹起。
驾车的骏马受到惊吓,发出一声凄厉的长嘶,疯狂地向前冲去。
“咔嚓!”
本就经不起折腾的车轴,应声断裂。
整个车厢失去了平衡,朝着一旁的悬崖峭壁,首首地侧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