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
说话间,一行人己经进入了虎牢关的内城。
关内戒备森严,气氛肃杀。
各部兵马的营寨错落有致,旗帜林立。
不远处,一队骑兵策马而过,为首一人。
身形异常魁梧,胯下赤红宝马神骏非凡,手中一杆方天画戟在阳光下闪烁着慑人的寒芒。
正是吕布,吕奉先。
他似乎也注意到了董卓一行人,目光扫过,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气。
当他的视线落在董卓身后的陈末身上时,那双锐利的眼睛里,明显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与敌意。
陈末心中一凛。
这股敌意,来得如此首接。
是因为自己得了董卓的青睐?还是单纯看不起自己这个文弱书生?
在吕布身侧不远处,还有一位将领,身披重甲,面容坚毅,眼神沉静如水,正默默地注视着这边。
那是徐荣。
他的目光不像吕布那般外露,却带着一种审视,仿佛要将陈末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陈末知道,这两位,都是董卓麾下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个勇冠三军,一个深沉多谋。
他没有回避,反而迎着他们的目光,主动上前一步,微微拱手。
“陈末见过温侯,见过徐将军。”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吕布只是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连头都懒得点一下,便拨马自顾自地走开了,仿佛陈末只是路边的一块石头。
那态度,要多傲慢有多傲慢。
徐荣则不同,他对着陈末微微颔首,算是回礼,但脸上的表情依旧冷峻,没有多余的话语。
气氛一时有些微妙。
华雄在一旁看得有些尴尬,想开口打个圆场,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陈末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丝毫没有感受到吕布的无礼。
他转头对董卓笑道:
“相国大人麾下,果然是猛将如云。”
“温侯与徐将军,气势非凡,小子远远看着,都觉得心头发紧呢。”
这话既是自谦,也暗暗点出了吕布与徐荣的气场强大,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陈末道:“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
他转头看向吕布离去的方向,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又对徐荣道:
“奉先就是那个臭脾气,你们以后多亲近亲近。”
“徐荣啊,这位陈末先生,可是为我军立下大功的,你也要多听听他的意见。”
徐荣再次对董卓行了一礼,沉声道:“末将遵命。”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陈末,依旧带着审视,但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董卓满意地点点头,不再多言,继续朝中军大帐行去。
陈末跟在后面,心中却在暗自盘算。
这吕布,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桀骜不驯。
对他这种人,寻常的拉拢怕是没什么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未来若有机会,定要小心提防,此人反复无常,若处理不当,必是心腹大患。
至于徐荣,此人历史上可是董卓麾下少有的能征善战之将,曾大破曹操与孙坚的联军。
只可惜,后来下场不算太好。
若能与之交好,对自己日后的行事,必然大有裨益。
而且,从刚才董卓的言语中,似乎也有意让自己和这些骄兵悍将多接触,甚至隐隐有让自己参与军略决策的意思。
看来,汜水关一战的功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董卓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也超出了预期。
这是好事,也是挑战。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他需要尽快熟悉这里的规则,站稳脚跟,然后,徐徐图之。
“先生,莫要将奉先的无礼放在心上。”
华雄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道。
“那家伙,除了主公,谁都不放在眼里,狂得很。”
陈末微微一笑。
“华将军多虑了,温侯乃当世猛将,有些傲气也是寻常。”
他自然不会因为吕布一个冷脸就如何。
格局小了。
华雄见陈末神色如常,这才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这位新晋的红人,因为吕布的态度而心生芥蒂,影响了为主公出谋划策的心情。
毕竟,这陈末的脑子,是真的好使啊。
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