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会侵蚀行政效率,税赋不均将导致民力衰竭,军备废弛必然招致外患,土地兼并造成流民西起,漕运糜费则损耗国库积蓄。
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构成了王朝衰落的完整链条。
“吏治之弊,首在考课不严。州县官员但求无过,不图有功。贿赂公行,举荐失真,致使庸才在位,能者沉沦……”
陆临川的笔锋稳健有力,引用《汉书》中“郡国守相多不称职”的记载,又列举本朝几位清官被排挤的实例,论证层层深入。
“税赋不均,其害尤甚。富者田连阡陌而赋轻,贫者地无立锥而役重。小民不堪其苦,或弃业逃亡,或挺身为盗……”
写到这里,他停顿片刻。
这些内容虽然切中时弊,但都是老生常谈。
皇帝和阅卷官们肯定早己听腻了这样的陈词滥调。
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加入一些新意……
不知不觉,己近正午,陆临川的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论点。
他活动了一下发酸的手腕,开始将文章誊抄到正式答卷上。
虽然这些见解在现代学者看来可能只是隔靴搔痒,但如此全面、如此系统地阐述“富国强兵”这个问题,在当前时空己经是颇有见地了,足以惊艳任何人……
几个小太监捧着食盒走来:“诸位贡士请用膳。”
食盒里是简单的面饼和咸菜,配着一壶清茶。
饼子烤得金黄酥脆,散发着麦香;咸菜切得细碎,泛着油光。
皇帝姬琰确实体恤士子。
他不仅全程在殿中陪考,午膳也命御膳房准备了与考生相同的饮食。
此刻他正坐在龙椅上,就着茶水吃饼,冕旒上的玉珠随着咀嚼轻轻晃动。
殿试是大虞科举的最高荣誉,所有及第者都将成为“天子门生”。
姬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彰显皇恩,让新科进士们感念君恩。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该结党的照样结党,该营私的依旧营私,所谓“天子门生”不过是个虚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