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一位身着碧绿衣裳的少女,十六七岁的样子,圆圆的脸蛋,发髻简单地束成两个小丸子,穿着淡青色丝带倒也显得几分青春可爱。她眼睛不算小,不过一笑起来就会眯成一道缝,鼻子不挺,嘴巴也稍稍偏大,只是这不算完美的五官拼在一起,却给人清甜可人的感觉,特别是一对小酒窝映衬下,倒有种说不出的美感。
“这儿没人,姑娘可以坐。”
“那我就不客气了,嘻嘻。”那少女坐下,招手叫来小二,叫上了小店的招牌菜,一叫便是九道。
小二有些不确定了,客气地问道:“这位姑娘,您是否还有其他同伴,是否与这位赵公子一同?”
“不,就我一个人,我跟他不熟,各买各的。”
小二皱了皱眉:“您一个人,可您点了九道菜,这……”
“这什么这,怕本姑娘吃不起吗?还有,把你们这儿的陈年好酒也送上来,嗯,先来三斤!”
这一句“先来三斤”,不仅小二和赵辰惊了,店中其他桌了食客们,全都往这边转过头来。
这店里的好酒,便是远近闻名的烧刀子,按现代的酒精度数来算,大约在二十度左右,这在古代没有蒸馏酒技术下,算是最烈的酒了,还真没有人能喝比这更烈的酒还能喝三斤以上。
不多时,酒菜端上来,顿时占了桌上绝大多数地方,把赵辰那点小酒小菜挤得几乎没处可没处可放。
烧鸡,烤饿,酱肘子,里脊肉,干烧鱼……小姑娘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撸起袖子大碗喝着酒,九道招牌菜同时启动,那豪横的姿势与娇小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看得对桌的赵辰目瞪口呆,邻桌的赵牛四人已经忘了继续喝酒。
少女似乎注意到赵辰一直看着她,瞥了一眼,笑道:“怎么,你也想吃?”
“你不问问你这一顿得花多少钱吗?”
当地一声,一锭一两重的金锭被她重重砸到桌上:“这个总够了吧。”
旁边的小二生怕赵辰气走了这么豪气又大方的贵客,忙上前接话:“够,太够了。”
“问你了吗?你就回答。”少女一脸懒得搭理的模样,又看向赵辰:“你姓赵?”
“在下,赵辰,字仲云。”
“赵公子你好,我叫段正琳。”
“大理国段氏?”
“呀,你知道的还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