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弟,杨厂长让我转告你,关于副科长的任命己经上报工业部了。"李怀德意味深长地说,"不过审批需要时间,让你耐心等待。"
何雨泽接过红包,心知肚明这其中的门道:"替我谢谢杨厂长。"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泽表面上继续过着悠闲的生活。每天按时上下班,偶尔出去溜达溜达,反正自己现在还是采购科的人,而且这个月的采购任务己经完成了,所以,大部分时间何雨泽都在办公室看报纸、喝茶。关于他的任命迟迟没有下文,厂里开始有些风言风语。
"听说了吗?工业部驳回了何雨泽的任命..."
"我就说嘛,一个采购员怎么能当技术科长..."
"肯定是技术科那帮人搞的鬼..."
对这些议论,何雨泽置若罔闻。他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一周后的下午,何雨泽正在办公室翻阅报纸,突然听到敲门声。
"请进。"
门开了,技术科的李科长站在门口,脸色有些尴尬。
"李科长?稀客啊。"何雨泽合上报纸,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请坐。"
李科长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来,轻轻带上门:"何...何组长,冒昧打扰了。"
何雨泽给他倒了杯茶:"李科长,您客气了,您是有什么事吗?"
李科长搓了搓手,似乎难以启齿:"是这样...厂里那批特殊钢材的生产遇到了些技术难题...张副厂长让我来请教您..."
何雨泽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来李怀德己经开始行动了。
"李科长太客气了。您是专家,我不过是个采购员,哪敢当'请教'二字?"何雨泽故意说道。
李科长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何同志,之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这次任务关系到国家军工建设,还请您不计前嫌..."
何雨泽看着这位曾经趾高气扬的技术科长如今低声下气的样子,心中并无快意,反而有些感慨。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技术人才的价值往往被政治斗争所掩盖。
"具体是什么问题?"何雨泽正色道。
李科长如释重负,连忙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资料:"这是生产数据。钢材在热处理后出现裂纹的比例高达30%,我们试过调整温度、时间,但效果都不理想..."
何雨泽仔细翻阅着数据,眉头渐渐皱起。问题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
"淬火工艺有问题。"他指着几组数据说,"你们用的是苏联标准,但我们的原料成分和他们不同,必须调整冷却曲线。"
李科长恍然大悟:"难怪!我们一首照搬苏联工艺...可该怎么调整呢?"
何雨泽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一组复杂的曲线:"试试这个参数。另外,在回火前增加一道应力消除工序..."
就在他专心讲解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张副厂长阴沉着脸站在门口,目光在李科长和何雨泽之间来回扫视。
"李科长,我让你去请专家,你怎么..."张副厂长的声音冷得像冰。
李科长慌忙站起来:"张厂长,何同志确实看出了问题所在..."
"胡闹!"张副厂长厉声打断,"一个外行也敢指手画脚?跟我回办公室!"
李科长无奈地看了何雨泽一眼,匆匆收拾资料离开了。何雨泽坐在原位,平静地喝了口茶,仿佛刚才的插曲与他无关。
张副厂长临走前冷冷地丢下一句:"何雨泽,别以为会修个机器就能在技术问题上指手画脚。你那副科长的任命,工业部己经驳回了!"
门被重重摔上。何雨泽放下茶杯,嘴角微微上扬。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而这正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下午,李怀德办公室,何雨泽刚进去,李怀德就迫不及待的说到:"老弟,工业部的王副部长明天要来厂里视察,专门要看那批特殊钢材的生产情况!"
“看来我们的时刻来了。李哥,明天就看我的了。”何雨泽说完,和李怀德相视而笑。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大意啊。这毕竟关系到咱俩的未来。”李怀德还是不放心的嘱咐道。
“李哥,咱俩认识又不是一天两天的,我什么时候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今天己经从李科长那里看到了完整的数据,并记到了脑子里。”
“不过,我还是简单的透露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毕竟人家来了,一点不说也不合适对不对。”
“说的也是,关键性的东西没有说出去吧?”
“我把控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