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战利品,笑着说:"怎么说呢,比什么都没有要强一点。"
二牛哈哈大笑:"雨泽哥说的不错!不过确实不算多,往年这时候能打到更多。现在野兽也学精了,不好抓。"
当晚,村里举行了简单的分肉仪式。按照规矩,猎物的三分之一归打到的人,三分之一归村里,剩下的由参与打猎的人平分。何雨泽虽然是外人,但也分到了一块野猪肉和一只山鸡,这就是村民们的淳朴性格。
"何同志,明天还收东西吗?"分完肉,村长走过来问道。
何雨泽点点头:"收,明天一早就开始。"
夜里,何雨泽住在村大队的客房里。他借着煤油灯的光,仔细检查了一下今天在山上顺手采的几株草药。其中一株七叶一枝花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可是难得的好药材。
"这趟进山值了。"他小心地把草药包好,放进背包。想到明天还要收购物资,他很快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何雨泽就在村大队门口摆开了摊子。由于票据己经用完,他只能用钱来收购。虽然村民们更想要票据,但在他的耐心解释和适当提高价格后,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交换。
"李大爷,您这筐核桃我出三块钱。"
"王大娘,这些干蘑菇两块五。"
"张婶,鸡蛋一毛钱一个,您这三十个就是三块。"
一上午时间,何雨泽收购了五十多斤山货、一百多个鸡蛋和一些活禽。他特意询问了是否有老物件要卖,但李家庄似乎没有什么古董流传下来,只有几件民国时期的普通瓷器,品相也不好,他婉拒了。
中午在村长家吃饭时,何雨泽得知不远处秦家村最近有人家在翻修老宅,可能会有些老物件要处理。这个消息让他精神一振。
下午三点,何雨泽收拾好东西,告别了李家庄的乡亲们,朝着最后一站秦家村骑去。出了村子一段距离后,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车上的物资都收进了空间。自行车顿时轻快了许多。
去秦家村的路比想象中难走,有一段是崎岖的山路,何雨泽不得不推着车步行。太阳快落山时,他终于看到了秦家村的轮廓。
刚进到村子里面,就有人给何雨泽打招呼。
"何同志这是又来村子里面来收东西的吧?"老汉眯着眼睛问。
何雨泽点点头:"是啊,大爷。这都老久没有过来了,今天过来转转。来,您抽支烟。顺便想问问,我路上听说秦队长家在翻新是不是真的??"
老汉接过香烟,说到“是啊,他小儿子都不小了,这不刚说到媳妇,不翻新一下不行,总不能还和父母住一起吧,所以他们在自己院子又起了一间房子!”
“我听说,挖到老物件了?”
“小伙子,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不过具体是啥我也没有见过,你还是自己去问吧。”
“行,大爷,我先去秦队长家了。”
谢过老汉,何雨泽推着车来到秦大根家里。
"秦队长,在家不在?"秦大根此时正在院子,听见有人喊自己,急忙朝声音出望去。
“哎呀,原来是小何同志,快进来。”秦大根热情的邀请何雨泽进家。
“秦队长,刚才听说你修房子挖出老物件了?能不能让我瞅瞅,如果想出售,价钱好商量。”何雨泽低声说道。
“这个晚上,吃饭的时候咱们再说。”
很快时间就到了晚上。
“小何呀,我也不瞒你,东西确实有,不过不是挖出来的,而是我爷爷那时候埋在院子里面的。”
何雨泽心头一热,但表面上仍保持着平静:"能让我看看吗?如果是好东西,我愿意出高价收购。"
秦大根放下碗筷:"吃完饭我带你去仓库看。那些东西放那儿有些年头了,也不知道值不值钱。"
晚饭后,秦大根举着煤油灯,带着何雨泽来到后院的一个小仓库。推开门,灰尘在灯光下飞舞。角落里堆着几个沾满泥土的瓷器和一些锈迹斑斑的金属器皿。
何雨泽的心跳加快了。借着昏黄的灯光,他一眼就看出其中有几件是明中期的民窑精品,虽然不算顶级古董,但也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这些东西..."他强压住激动,尽量平静地问,"秦队长愿不愿意出手?"
秦大根看了看何雨泽:"其实这些东西我原本是不打算卖的,但是关系到儿子结婚,还有房屋什么的,不出手也不行,我也不懂行,何同志看着给吧。只要价格公道就行。"
何雨泽蹲下身,仔细检查每一件物品。明中期的东西,有些己经带着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