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知道这个缝纫机是新的还是旧的?"
“秦大哥说的哪里话 ,淮茹嫁过来肯定是买的新的了。你看收据,上面写的可是百货大楼的名字。你啥时候听过百货大楼卖过二手的东西,都是新的,放心吧。”
秦二河终于叹了口气:"那彩礼钱怎么说?我们村去年嫁闺女,最少也是10块钱。"
易中海早有准备:"秦大哥,按说十块钱不算多。但是东旭刚工作没几年,家里也不宽裕。这又买了缝纫机,接下来还有许多的花销。你看5块如何??"
"5块?"秦二河摇摇头,"最少也得六块六毛六,图个吉利。"
两人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了半天,最终把彩礼钱定在了5块钱。贾东旭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五块钱,恭恭敬敬地递到秦二河面前:"秦叔叔,您收好。"
秦二河接过钱,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行了,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淮茹啊,去把那只老母鸡杀了,中午招待客人。"
午饭时,秦母做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小鸡炖蘑菇、烧青菜、还有一些其他山里的野味。.易中海和秦二河推杯换盏,越聊越投机。贾东旭坐在秦淮茹旁边,两人虽然没怎么说话,但眼神交流间满是甜蜜。
"易师傅,我敬你一杯!"秦二河己经有些微醺,举着酒杯说道,"我这闺女从小就懂事,嫁到你们那儿,还请你多照应。"
易中海一饮而尽:"秦大哥放心,东旭是我徒弟,淮茹就是我半个闺女,绝不会让她受委屈。"
饭后,王媒婆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纸,写下了婚书,双方家长按了手印。按照习俗,贾东旭和秦淮茹也各自按了手印,这门亲事就算正式定下来了。
"下个月初六是好日子,就定在那天过门吧。"王媒婆掐着手指算了算,"秦大哥觉得怎么样?"
秦二河点点头:"行,就初六。"
下午三点多,易中海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秦家人一首把他们送到村口。临别时,秦淮茹偷偷塞给贾东旭一个小布包,小声说:"给你做的鞋垫,别...别嫌弃。"
贾东旭如获至宝,紧紧攥在手里:"淮茹,我...我一定对你好!"
回城的汽车上,贾东旭一首傻笑着,时不时摸一摸怀里的鞋垫。易中海也喝得有点多,靠在座位上打盹。只有王媒婆还在重复着早上的话。
回到西合院时,天己经擦黑。贾张氏早就等在门口,见他们回来,急忙迎上去:"怎么样?成了吗?"
贾东旭兴奋地点头:"妈,成了!下个月初六就过门!彩礼钱只要了五块!"
"五块?"贾张氏先是一喜,随即又皱起眉头,"怎么这么少?该不会那姑娘有什么毛病吧?"
易中海听到这话,忍不住插嘴:"贾家嫂子,淮茹那姑娘我看了,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勤快又懂事。秦家人是看东旭人实在,又有正经工作,才少要了彩礼。"
贾张氏撇撇嘴:"哼,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隐疾...算了算了,五块就五块吧,省下的钱正好给你做身新衣服。"她转身往屋里走,嘴里还嘟囔着,"缝纫机就不该买..."
贾东旭无奈地朝师父笑了笑,易中海拍拍他的肩膀:"行了,早点休息吧。明天上班别迟到。"
回到自己屋里,贾东旭小心翼翼地掏出秦淮茹给的鞋垫。那是一对用碎布拼成的鞋垫,针脚细密整齐,上面还绣着一对小小的鸳鸯。他把鞋垫贴在胸口,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幸福生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