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我等真要前往安省探查情况吗?”
前往安省的客船上,富家子弟打扮的和珅满脸无奈,冲着面前身材消瘦的老人问道。*d?u/a.n_q¢i/n-g-s_i_.¨n`e¨t.
阿桂1717年出生,乾隆西十六年,也就是1781年的时候,正是64岁高龄的老人,比乾隆小不了几岁。
而和珅出生于1750年,今年不过31岁,在阿桂面前确实是小字辈。
为什么和珅依旧和阿桂在一起,还得从两天前说起。
两天前,得到阿桂出征的承诺,和珅兴冲冲回紫禁城报喜。
乾隆不置可否,紧接着下达一道圣旨。
擢升和珅为督战官,代表皇帝监督军纪,防止将领怯战或者叛乱。
同时下发了一道密旨,若大将军阿桂怯战不前或者出现叛乱的苗头,和珅可拿出密旨捉拿阿桂。
显然,阿桂一系列举动让乾隆产生了很大的不信任。
和珅是制衡,也是最后一道保险。
面对重任,和珅不敢拒绝。
只得带着密旨,带着弟弟和琳回到西山大营。
与不通军事的和珅不同,和琳是清廷名将,与被东风消灭的福康安是好友,参与过众多战役,骁勇善战。
战场无儿戏,和珅可不想无缘无故死在战场上,还是自家人在身边安心一些。/餿?飕\暁`税¢网. !冕-废\越·读,
阿桂仿佛不知道和珅带着秘密任务而来,亲切欢迎督战官的到来。
喝了一顿接风酒后,第二天带着大军开拔,前往安省平叛。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阿桂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和珅,和琳,福长安前往安省一探究竟。
西个人独闯龙潭,和珅心中恐惧。
安省是叛逆的底盘,万一暴露身份,没有存活下来的可能。
一路上,他千方百计说服阿桂改变主意,效果并不明显。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老夫到现在也不清楚对手什么情况,怎么能打胜仗?和珅,你是陛下派遣的督战官,老夫是陛下亲封的征讨大将军,你我不来,谁来?”
阿桂不打无把握之仗,面对一群极其陌生的对手。
不知道来源,不知道兵力,甚至不知道攻击方式,他不想贸然出击。
更想亲自走一圈,看一下安省的具体情况。
如果有机会,他还想进入地方军营转一圈,查看军队的训练。
他是积年军伍,稍微转一圈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话虽如此,大军有斥候,让他们打探便是。”和珅不满的嘀咕道。
阿桂看向湖面:“斥候的情报老夫看了太多,越看越迷糊,还是自己看的最清楚。”
斥候一首在安省附近徘徊,不敢深入到境内,尤其是庐州城城内,打探到的消息屈指可数,根本没有军事情报。·小′税?C^M.S! -更^辛^嶵!全.
和珅还想说些什么,船内突然传来一道脚步声。
“收声。”
阿桂上前一步,阻止和珅说话,看向声音处。
和珅连忙闭上嘴巴,这是一条前往安省的客船,人多眼杂,万一里面隐藏着安省探子,后果不堪设想。
在几人的注视下,一位身材微胖的中年富商走了出来。
“诸位,你们也是前往庐州城买货的客商?”
富商一点也不见外,主动打了一个招呼。
“是的,听说庐州城有许多新鲜商品,特意带我家少爷过去见见世面。”阿桂笑呵呵的回道。
这个时候的他不再锋芒毕露,也没有了上位者的威严,仿佛一位尽忠的管家,带着家里的大少爷出门。
和珅瞥了中年富商一眼,没有说话,一副纨绔少爷的做派。
中年富商扫了和琳与福长安一眼,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哈哈,见世面去庐州城就算对了,我敢说,庐州城绝对是当世最繁荣的城市了。”
“哦,老爷去过庐州城?”阿桂问道。
“那是自然,我有幸去过庐州城一次,那里新鲜商品无数,运货的马车如海一样多,还有比皇宫还要高的大楼,不用油灯也能点燃的灯泡,不用抽也能使用的自来水,还有……”
说罢,从口袋中拿出一盒香烟,从中抽出三根。
一根递给阿桂,一根递给和珅,自己也留了一根。
以前没有见过香烟,阿桂二人下意识接了过来,学着富商一般放在嘴巴上。
“哈哈,这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