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昂连连点头,眼睛却离不开学堂的那些职位。
曹操想考考他,便问:“昂儿,你觉得你小叔这种办学方式怎么样?我为什么让你过去?”
曹昂恭敬地站起身,给曹操鞠了个躬,说:“小叔这办法,看着有点叛逆,但其实能给徐州带来大好处,能打破世家大族的控制。+小/税¨宅~ ?蕪′错·内+容\”
“让百姓也能读书识字,让汉室更有学问。”
“所以看着像是胡闹,其实意义重大。
我猜小叔等了很久,灭了袁绍之后,百废待兴,才决定这么做。”
曹操听后首点头,觉得曹昂说得很有道理。
“那我为什么派你过去呢?”
曹昂答道:“这办法肯定会遭到儒生的反对,不管是士族还是寒门,一开始都不会支持,可能还会激烈反对。
我是父亲长子,丞相之后,大汉司隶校尉,可以借求学的名义去帮小叔,抵挡那些曹氏宗亲和朝堂大臣的指责。”
“聪明!”
曹操非常高兴,一把搂住曹昂,越看越满意,“真聪明!好孩子。”
丁夫人也笑了,曹昂心里还有别的想法,但没敢说出来。
他心想,父亲让我过去,是不是想学小叔的学问,长长见识,然后学会了就不用那么依赖小叔了?
但曹昂心里对许甄既感激又依赖,所以不愿往这方面想。
他更愿意把许甄当家里人……
……
七天过去了,许甄的学堂只来了几个人。
儒学的人一个没来,郭嘉和诸葛亮虽是儒学教员,但名气不响,故而无人问津。
寒门子弟和平头百姓自觉难以企及。
工学这边,蒲风带着儿子蒲元站在许甄身旁。
许甄瞅着少了门牙的蒲元,一脸苦笑。
“师父,”
蒲元咧嘴笑,劝慰道,“别担心,元戎弩、百炼钢的原理我都懂了,接下来就能动手改进。
他们不学,我学!”
“咱们造的兵器,定会流芳百世!我还会铸刀剑,保证都是神兵!”
许甄拍拍蒲元的脑袋,叹了口气:“你这小子,还挺会逗乐。”
蒲元这身子骨不简单,跟小牛犊似的,快七岁了,这一年多锻炼下来,效果显著。
他自小跟着许甄,所以称许甄为“师父”
,这“父”
字,还真有点父子的味道。
蒲风看着儿子首摇头,觉得奇怪,这小子居然能看懂图纸,还懂一堆稀奇古怪的知识,他自己打了一辈子铁都不懂这些。
夸儿子天赋好?还是谢许大人教得好?蒲风心里犯嘀咕。
蒲风打趣道:“你这小子,才学一年,就想当人师啦?”
蒲元笑道:“冶铁这行当,学问大着呢!铁啥时候断,啥时候最好,都是学问!这叫熔点!懂了这些,铁就能更好地融合!”
蒲风听不懂,但许大人让他教,必有深意,也就没推脱。
只是求学的人真不多……
儒生们嘲笑这学堂,百姓们又怕学费贵,又怕学儒学才有出路,不敢让孩子来。
村里铁匠就能教手艺,何必跑这么远?离许大人那么近,心里还犯怵。
这样一来,学堂冷清得很。
儒学教员里,只有许靖、许劭两兄弟支持,还用自己的名声拉了些人,但百姓还是不敢报名。
他们私下嘀咕,觉得这些东西和儒学放一块儿,就是侮辱,所以不敢轻易报名。
学堂门口,郭嘉和诸葛亮走到许甄身旁,年轻的孔明和郭嘉对视一眼,会心一笑,仿佛在较劲。
郭嘉问许甄:“奉孝,你有没有啥好主意?”
郭嘉笑答:“当然有啦……”
诸葛亮插话:“孔明我这也有,要不咱们交流交流?”
许甄嘴角一翘:“行啊,我主意多着呢,说来听听。”
话音刚落,贾诩急匆匆进门,喊道:“大人,这回您可真闯大祸了!”
“闯啥祸了?”
许甄眨巴着眼问。
“啊?”
贾诩一愣,随即急道:“这都啥时候了,您还开玩笑。
大人,咱正经点,把学堂的事往百姓受益上靠,不收钱粮,只要有才能就能上学,先让穷人家孩子上!”
郭嘉立马接上:“对,还得在科学院给好孩子安排官职,虚位以待,这样穷和平民家的孩子肯定抢着来!”
诸葛亮轻笑一声,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