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绚日春秋 > 二十二 志在千里(2)

二十二 志在千里(2)

!”

“儿臣中了别人的奸计!”

秦纲心中明镜一样,他知道这句话关系着靖康的国运,不说不行,说了至少可免除自己的死罪,这就咬牙说,“儿子是代人受过的!”

“噢?!有这样的希奇事情。

你在商亥江上锁江列船,及时行乐,也是代人受用?!囤积的数亿斤粮食不见了,也是鬼神搬运走了?!”

靖康王格格一笑,说不尽的狞然,厉声说:“是你的奴才不争气,还是你想让你的奴才顶罪?!”

“儿臣甘愿一死。

天下人只有知道儿臣的不肖,才能成全父王一代令主的名节!”

秦纲辛酸自知,回想起自己母亲低贱的身份和其他兄弟的冷眼,哽咽说,“反正父王也觉得儿臣多余,只是让儿臣说完再去死!”

靖康王浑身抖颤,往前走了几步,俯下身子直盯盯地看住他,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巴掌,接着大声咆哮:“说,你说!说完爱死哪里死哪里!”

这话说了一半,他就觉得气短,只想扶个东西站定,可身边偏无什么可扶,便摇摇摆摆地站着,胸脯起伏不定。

“父王要小心蓟河岳!”

秦纲抬起头,眼中泪花闪闪。

“是吗?”

靖康王倒口气表情都平淡起来,让秦纲心中失望极了。

“下面的粮食本就有虚报,相差颇大,入屯时用小斤,报上去用大斤,粮食掺沙兑假,竟相邀功,这不是儿臣之罪。

山上历来都是经手朝廷拨粮食,今年战乱也不例外。

刚开仗时,杜门贤赞找儿子批复要粮。

这事本不该由儿子直接接手,可户部支输司丞带他找了儿臣,批复此事,问战乱期间要不要往数照发。

那时儿臣没有监国,接手等于逾越,就留了个条子给太仓令,让他酌情斟酌。

太仓令出缺,次令是儿臣的私人,见了条子却没有收回,反而给各处酌情。

仓中粮食多为虚数,多半又霉变,各地太仓本应该敷衍才是,但却不知为何将儿臣的条子录下,大发粮食,把那些沉烂和不沉烂都推掉,防止自家事发!”

靖康王静静地听着,吸着冷气,出奇地冷静,眼神背着灯火闪亮。

他知道自己儿子定然抹掉中间不光彩的环节来开脱,但大致都是事实,若是诬陷也太不高明了。+6\k.a!n?s¨h\u,._c¢o/m+

“后来出了事,儿臣这才知道上当,定然山上存有他心,祸国害民。

但儿臣已经被架到架子上,害怕猝然在这边战乱时和山上闹出事情,不敢透露实情!”

这话说得密不透风,自个纯纯条条一个清清白白,连放纵之事也掩埋到合情合理中,成了为君父担忧的一种方法。

当时事情确实无法处理,监国能做的也只能是一人担罪,为朝廷,为君父开脱,所以一定要做出荒淫的样子。

不管这是不是秦纲身边的人给他出的主意,但也是那时候最正确的做法,来挽回自己的公私不分。

为了抵罪,即使是受审,他也冒死不说,却也是真不能说。

天机山地位超然,自有守圣军伍,连靖康王都不敢轻易得罪,彼时战乱,因为这样的大事翻脸,那只能兵戈相见。

朝廷兵力无法抽身,而山上却可利用手中的粮食瞬息招募数万人众。

靖康王看了看地上的酒,不大地叫了一声,方良玉一个侍卫过来。

靖康王淡淡地说:“去!问问谁送过来的酒,赏给他!”

“扎!”

侍卫扣身答应,端起托盘而去。

“把那些东西都给他!”

靖康王说。

秦纲抬头看,方良玉手中是一个大匣子。

“你好好看看!孤看了之后都出汗。

写出一份折子,上书请罪还是有权力的!”

靖康王边说边回身,已经走了过来的宦官慌忙弯腰伸臂,任他手扶。

方良玉把匣子打开放在邦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