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绚日春秋 > 第五卷 十八节

第五卷 十八节

虽看到上次的战利品,但仍有人对靖康的余威畏惧,也不愿意春天打仗,只对扰边劫掠感兴趣。

这种分歧致使这场会盟整整讨论了数天,其间曲尽婉转,威逼,利诱,恐吓等等手段仍不能完全一致,直到第七日,龙青云表态支持,这才达成了联军阵营。

龙青云关键时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

夏侯武律自然懂得怎么知恩图报,便顺势倡议,拥立龙青云为大可汗。

自从包兰之战胜利后,龙青云已是盟誓的共主,此时因势导利并不过分。

大小首领不暇所思,只有心悦诚服的份。!q_i_x′i^a.o-s!h~u\o`..c,o¢m+

于是,在八六六年正月,经历了历史上有名的“七日鹿盟”,龙青云脱去靖康蛟龙腾水袍,换上代表夏王室的鹰衣,但在接受靖康王室的册封前暂不称王,只是定国号为后夏。

此时,虽然一偿所愿,树起这混乱之地凝聚人心的王旗,但经过谋臣田文骏和吴多起的分析,他清楚地认识到:首先,目前离建制立国还远,而对靖康大规模用兵的事实已经不能更改,为了挥师南下的顺利,节制兵权的人物除夏侯武律外,再无第二人可以胜任,而如此以来,夏侯就要总领兵权,掌管生杀大权,成为夏制里的天策将军,不可不防;其次,此战准备仓促,很难达到上令下行,而又是以小击大,真正的胜算不是太大,但鉴于靖康国内的混乱程度,若在国王的砝码上压上一筹,很可能引发力量急剧的转化,即使受挫,也仍可变更方略,就像夏侯上次办到的一样,拿回一大块肥沃的土地。

清楚地认识到这既为机遇又为挑战,此战的要点也就可以呼之欲出了。

相比较他来说,夏侯武律已经过更明确的分析把重点定到以下方面:一、师出有名;二、作战目的要明确,确定仇人和打击目的;三、对靖康这头病狮的战略打击步骤和手段;四、怎样对各族联军进行有效统治;五、战争资源的获得;六,情报;七,和龙青云的关系分别和秦纲,秦汾取得秘密联系,并拿到勤王的诏书后,硬性的制约已经解除,但此时,他并没有以一支名正言顺的军队展开第一次会战。

八六六年二月。

下野、放地集结了八万控弦之士,加上夏侯武律在备州控制范围内的征集,总兵力达到十一万左右。

在不排斥游牧人和五镇人为班底的情况下,联军正式成立了大夏军天策府,但出任最高军事长官的不是夏侯武律,而是他的弟弟狄南齐。

这个年纪刚过三十的而又在靖康人的耳朵边默默无闻的将军。

他只在地图上梢一搜索,就毫不留情地把眼睛瞄准了备州,用拳头重重一摁。

夏侯武律侵边,控制了辽阳边郡,并打断备州从东北到西北的要道,并将来不及从草原几镇再作转移的军马掳掠一空后,栾起的神经就绷如弓弦。

他是一个老成持重,任劳任怨而又保持中立,为国家负责的老将。

或许老成持重不是一个善于创造出战场奇迹的明星将军,会被新生代将军有意贬低,但这样的人最是经验丰富,战法老道,眼光全面,若因此说他是碌碌无为,其实是最大的错误。

这种人是典型的硬骨头,虽然不善于造势,但没有把握下,你啃他,他都不睬你,而只要有明显的机会流露,他就不给你喘息的时间。

换他和李操作战的角度来看,虽然他屡有小败,但李操兵锋都被预料得到,稍微松懈,就被他抓住时机,奋力一击,扭转乾坤。

面临夏侯武律占据了一个跳板,直下可到威逼州府,东西都可以截断大片的国土和百姓,仅仅作态就能使人疲于奔波的局面,他顾虑到夏侯兵马的强悍,不敢硬碰,表面上修堡筑垒,联防共治,实际在缓和中秘密筹划着一个反攻计划。

但是缺乏粮草,军械,饷金,他也是寸步难行。

到了春二月,敌人比任何一次都骚扰得凶猛,有增兵的迹象,他不得不奋起老本,想一战收复失地,回到屯牙拒敌的局面。

他作出反应后,将兵力部署如下:在正面战场上配备一个强大的作战军和几支辅助作战单位,共两万四千余;在西线以两个弱势军和部分地方人马共三万三千人呈犄形推进,第一时间夺取敌占区域,然后向中迂回;而在兵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