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在一个女人的身上,无疑坐以待毙。所以东夷世家派遣的一队人,虽然不是什么高官险要,可都是家族中的嫡系,能做得了家族一半的主。他们通过辗转路径,进入安乐候府,是有大目标的劝说景暄造反!
为什么不造反?没有广平,景暄的一家和和美美,幸幸福福的生活在一块呢!不会在大周寄人篱下,长公主在一日还好,若有一日去了,景暄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了!使者团自觉还是有一定把握的。没有想到,景暄竟然直接把景昕带过来。
没有说明景昕的真实身份,但兄弟俩个瞒着新老两个皇帝,表面斗得你死我活,背地里竟然兄友弟恭,东夷的使者们就算想不吃惊都难。再者,景昕对景暄“言听计从”,好处更大了。因为齐国公只有两个儿子,他又老了,将来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虚名且不论,那掌控天下六成的兵马,谋反起来,可不是成功几率大多了?
东夷使者自以为得计,“劝服”了景暄兄弟答应“浑水摸鱼”,“见机行事”。他们怎知道,或许很久很久以前。景暄就有朦朦胧胧的想法了。而景昕,天生不甘人下,谋反么,时机还不成熟。但让端宸自己斩断手足,亲眼看见自己的儿女是如何不孝,妻妾如何不和。他还是很乐意的对了,废太子周止戈的腰牌能顺顺利利掌控了京城的禁卫军,就是他在背后推了一把的缘故。不然,光凭栾家那群废物,谋反谋得了吗?
利用惠安太后的私心和权欲,激起后、宫和前朝的矛盾,此计策还算不错。朝廷中波涛汹涌了足足一个多月。最后端宸拿出帝王的魄力外戚的确有幸进的嫌疑,不过没关系,吏部三年大考,今年年秋就有一场。京城内外所有官员都免不了。若太后封赏家人官职,所任人等尸位素餐、背德无形的话。大可以罢免!总之,一切按正规的流程来。
这才熄了文臣的气焰。吏部一时炽热无比,不少人已经暗中收集的连家、岳家的不法之事,只等秋后吏部大考了。若是考评不能彻底刷了外戚的嚣张,岂不是让人笑话!
短暂的安宁
可景昕是不希望看到朝廷安宁的。他在后、宫的棋子冯美人因为封了宝林,似乎多了自己的想法,也不那么听话了,有事无事总忘太后的坤宁宫跑,竟忽视接近皇后的命令。虽不至于坐卧不安。可景昕觉得这样下去,对自己很不利。他想到了一出阴谋诡计,而这,需要兄长景暄的配合。
“什么?你要我想办法让清瑶她”
“不错!只有这样,才能让宫里的老妇容忍不下!”
“可是她已经贵为太后至尊,若是祖母不愿意出手。我怕清瑶她难逃皮肉之苦。”
“哥,你也说了,她只是皮肉之苦!想想你什么也看不见的眼睛,想想我们兄弟忍气吞声、忍辱负重这么多年,未来,难道要一辈子命悬他人之手?等隐患消除了,你想怎么补偿她不行?阮淑妃和端宸放在她身边的人那么多,也不会让她出大事故啊!最多最多受点不伤筋动骨的惩罚”
景暄犹豫不定。>^!卡?£卡?小@说+¤#网; a免/费?|阅?]读?.
他总觉得,这一步迈出去了,可就回不来了以前,不管他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可从来没有主动害过俞清瑶。他总是无比的耐心,无比的体贴温柔,即使俞清瑶畏惧男女欢好,长达两年不肯同床,他也只是忍了,希望用这种在任何男人身上也找不到的宽容,来换得俞清瑶一丝谅解。
没有爱,不等于要伤害。
沉默了良久,景暄终于点点头,“好若有机会”
既然早就决定了,就不该左右为难。
景昕说得对,他们做的事情,若是失败了,就是抄家砍头的命,哪还有闲工夫顾忌一个女人的情绪喜乐?至少,他没有想要她死,只是借她酷似沐天华的面容做点文章,挑拨一下那对至尊母子之间的感情而已。
端宸四年的秋天,肃杀无比。吏部大考之后,皇太后的娘家十个有八个没有通过考评,甚至还有两个以“殴打百姓致死”送交刑部查处,引起连家女眷进宫哭诉。惠安太后大怒,驳斥了吏部尚书“年老昏聩”,称吏部天官主管天下官吏,不该交给一个是非不分、善恶不明之人。
这是惠安太后第一次主动对朝廷官员的任职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是吃果果的扇了她儿子端宸的耳光。
你做皇帝的,被老娘抢了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