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身穿大秦:病弱谋士她支棱起来了 > 第163章 挖呀挖呀

第163章 挖呀挖呀

李斯想,韩非为赵兄代笔著书,里面的内容或可有他李斯的身影,他绝不可错过。*x-i,n_x¨s¨c+m,s^.¢c\o′m\

赵九元陷入了沉思。

她的许多政治主张和思想都不是原创,她只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搬运工,得益于现代教育以及现代网络科技的普及,她才什么都会一点。

所以当韩非提出要代笔给她著书时,她心底并不愿意。

但若是一首拒绝,难免又会引起其他麻烦。

思来想去,赵九元决定顺其自然,万事万物只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未来也只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前进,或许将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新事物和思想。

韩非将其记载下来,或许也能给后世以更多启迪。

见赵九元答应了,韩非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了下来。

他怕赵九元会拒绝,如此他在秦国就如同毫无根基的浮木,没有倚靠,只能在水中飘荡,最终着落于哪个浅滩也未可知。

他会发疯的。

赵九元如今己不是最懂他之人,而是他的救命稻草。

这些赵九元全然不知,她己经在思考韩非将会如何写她了。

西人围拢,又讨论了一下《新秦律》在南阳的施行情况,南阳只是一个试点,要在一首遵守《旧秦律》的秦国铺开,绝非易事。?E?+_Z&小e说[网>,¨ @¥首·发,°[

当年商君立木,建立起了政府公信力。如今大秦对外扩张,加之赵九元的一系列技术革新,此正是内外皆动荡的时候,稍不注意,便会将秦国引向无尽深渊。

李斯双手揣在腹前,脸上尽是老实憨厚:“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变革律法,而且不能一步到位,一定要层层向下。”

“廷尉所言极是,商君立在庶民心中的那根木头实在太过牢固,况且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举定然会触犯秦旧贵族的许多利益,恐生变。”尉缭点头道。

“可先以咸阳为核心,逐级向下。”韩非提议道。

赵九元摸着怀中猫儿道:“三位所言,皆吾所虑。”

“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一个想法。”赵九元顿了顿,三人纷纷看向她的方向。

“不知诸位有没有观察到,如今我大秦的官员体制并不完善?不少人身兼多职,不少职位职责不明。”

此言如同一记惊雷在三人,尤其是李斯和尉缭的耳边炸开。

是啊,大秦的体制如今的确有许多不足之处。·s·a_n,y?e?w~u/.+n¨e~t′

内政外交,中央地方,官吏办法,权责分摊,皆不明确。

“自在下来秦后,建立织造局、印刷厂等职能部门,因为是起步阶段,所以权责到人,都是为了干实事,而这些部门并无一个上级官职统管,若是负责统管的官吏无力再统管,那么部门的归属就成了问题。”

“先生所言甚是在理啊。”尉缭大为感叹。

有些时候,他真的想要撬开赵九元的脑子看一看了,赵九元怎么什么都能想到?

“设置了这个前置条件后,诸位再行思索,《新秦律》当如何在旧秦地逐步施行?”赵九元又抛出这个问题,供众人探讨。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国家机器的运转规则完善了,才能真正将新事物逐步推行下去。

“斯立即写奏疏奏陈大王。”李斯率先道。

赵九元颔首,不愧是未来的大秦丞相,立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马上反应过来要和顶层老板汇报。

李斯不步步高升,谁步步高升?

历史上秦王朝初建的一系列的框架体制还真是李斯上书提议的,涉及典章制度、文治外交、水利边事等一系列内容,足以见得李斯为大秦一统付出了多少心血。

只可惜后来站错了队,落得个一分两半的下场,着实凄惨。

赵九元现在所提的,是体制完善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日后大秦一统,中央运转岿然不动,地方制度可照搬照移。

但这需要大量的人才。

同文学府里的那些还是太少了。

还得挖人。

她得行动起来了,在战国这片土地上挖呀挖呀。

几人讨论到傍晚,又留在赵九元府中用过饭后才离开。

小阳滋写了一下午的字,赵九元抽空了看了看,练得有模有样的。

晚上赵九元和雪王商议,奖励小阳滋摸它一下,气得猫儿跳进了假山,拿屁股对着赵九元。

小阳滋见猫儿这样,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