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乱红尘之妃倾天下 > 第六十七章 容城荒政

第六十七章 容城荒政

今日早朝,朝堂之上可谓是人人自危。¨5′0′2_t¨x^t\.,c\o·m/因高坐龙椅的景武帝季明是全程黑着脸的。

似乎任何一位朝臣,奏报的任何一件事,都不能使季明满意。

一班朝臣战战兢兢,终于等到早朝毕,各自交头接耳一番,匆匆散了,但怕被什么给扯住似的。

终究,五位皇子、国师青木、元太尉、肖御史、阮司徒以及六部尚书还是被请进了御书房。

几束光线透过窗户射进来,给昏暗的御书房点了些亮堂。

然而隐在桌案后的季明仍旧黑着脸,周身肃穆,比在朝堂之时,还让人觉得森森然。

御书房里安静极了,似乎每个人都屏着呼吸,担心一不小心便给揪了出来。

季明暗沉着脸,将眼前一众扫了个遍,他喜欢听话的臣子,可如今看见一个个臣子低眉顺眼的模样,竟是气不打一处来。

也只有身旁的青木国师,仍旧是一副月下仙姿态。几位皇子虽不似青木国师这般恣意,但也并没有几位朝臣那般战战兢兢,这倒让季明欣慰了几分。

只见他将手中奏折递给青木国师,向着立在下方的其余朝臣道:“关于容城知州任志峰荒于政务一事,各位爱卿可知?”

原来这折子是容城监察御史万子义上的,弹劾容城知州任志峰不体恤百姓疾苦,荒于政事,大兴土木,兴造寺院以及馆舍。

这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容城属西南五省之一,去年干旱,西南五省颗粒无收,已报了朝廷赈灾。当时季明除了拨赈灾款外,还减免了此五省三年税收。

而在此节骨眼上,容城知州不夹着尾巴尾巴过活,反而尽做些用银钱的事儿,这是其一。其二是,他下令关城门,城中之人可出城,但不能进城,且城门已闭数月。

其实对于此事,在场的几位并非不知。甚至,他们更知道,这件事并非表面上看上去那般。

为此,关于西南旱灾许多奏折都被一些官员压下。奈何朝中有规定,御史奏报可不层层上递,而直接到达御前。故而终究还是有漏。

“微臣即刻着人去查。”是肖御史。

“朕怀疑,荒政之事可止容城任志峰一人?”

此话一出,御书房跪成一片,道:“陛下息怒,臣等失职。”

“按我大启律例,当斩。”季明站了起来,来回踱步,复抬眼望向刑部尚书蔡方道:“刑部去查,按律处理。.q!i`s`h′e\n/x·s..!c,o_m·”

“臣遵旨。”蔡方领命道。

如此处置,在场多少有人暗暗松了口气。

然而,季明余怒显然并未消除,他近年来越来越自负,向来不信任他人,而如今,在他看来这不争气的百官更是问题频频。

季明甚至不自觉便怀念起,被他利用七月之祸处理掉的那班大臣,虽说他们时常气的他肺疼,但朝中政务确实顺畅。可谁叫他们时常气的他肺疼。

“臣听闻,自去年西南五省旱灾以来,容城是五省中唯一一个百姓无饿死、无流亡的州城。”青木国师握着季明给他的奏折。

“哦,国师的意思是?”

“押解至京,”青木国师放下奏折,向季明道,“臣曾听闻有以工代赈之法,许任大人可解释一二。”

“以工代赈?”季明坐下,看向青木国师。

“是,臣听闻,曾有某地发生大饥荒,饿死者尸体遍布于道。时任某州太守调拨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当地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此地太守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并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余人。

所饮宴和兴造房舍的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这一年灾区唯有此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此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