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青的声音虽然很好听,可唱歌,不光是声音,音乐的天赋和感觉,习青差了很多,这也使得他尽管爱唱歌,平素却不轻易尝试。
以往可以回避,包括去ktv都借口不会唱推辞,但在这样一种场合,习青似乎不得不开嗓了。
清了清喉咙,习青想到的是最近自己经常听的一首歌,《一次就好》。
这首歌是《夏洛特烦恼》里边夏洛对马冬梅唱的一首歌,情感真挚肺腑,十分动情。
主要是,习青喜欢一首歌,通常歌词占了很关键的因素,这首《一次就好》的歌词习青便很喜欢。
习青原本准备轻唱两句就好,可打开声音,跳出第一个音符,习青即感觉到有一股温润的气流包裹着自己的喉咙,让经过喉咙发出的声音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改变。
这,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难道说,唱歌也可以得到暖流的帮助。
没错,接下来的情况的确是这样! 想看你笑, 想和你闹 想拥你入我怀抱 上一秒红着脸在争吵 下一秒转身就能和好 不怕你哭 不怕你叫 因为你是我的骄傲 一双眼睛追着你乱跑 一颗心早已经准备好 一次就好 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 在自由自在的空气里吵吵闹闹 你可知道我唯一的想要 世界还小 我陪你去到天涯海角 在没有烦恼的角落里停止寻找 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慢慢变老 你可知道我全部的心跳 随你跳 习青万万没想到,因为从第一个音符跳出来的时候,习青就感觉到,那股气流包裹的自己喉咙很舒服;还有,还有说不出的一种感觉,正是这种难以诉说让自己好像找到了唱歌时候,很难把握到的情感。
唱歌,声音是一方面,可更重要的是感情,那些著名的歌手,音乐家,都是用情感在唱歌,而不是声音。
习青的声线好听,却无法投递情感。
这一次,偏偏习青找到了情感表达的方式,那声音经过了温润气流的包装,出来后,就自然产生了这首歌所需的那种哭腔。
对的,就像是杨宗纬对这首歌准确的把握,哭腔,更有那种念吟式,如泣如诉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人心,直抵最柔软的部分。
是我唱的吗,是我唱的吗,是我唱的吗? ps:三千字大章,够意思吧?求一张推荐票不过分吧?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