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却像吞了只苍蝇般膈应。
季南洲没再理会他,将采购单收好,继续低头整理自己的单据,仿佛刚才接下的不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而是一张普通的购物清单。
……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有亮,季南洲骑上他那辆二八大杠,首奔那片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之地——鸽子市。
这里的空气永远混杂着劣质烟草、汗臭、陈旧物品和若有若无的食物香气。
狭窄的巷弄里人头攒动,低声的讨价还价声如同蚊蚋嗡鸣。
季南洲推着自行车,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在两侧或蹲或站、面前摊着各种“货物”的人影中快速扫过。
药材摊子不少。
晒干的蒲公英、车前草、甚至品相一般的黄芪、党参都能看到。
但像猴头菇这种级别的山珍,踪迹全无。
偶尔有人面前摆着一小包颜色发暗、干瘪瘦小的杂菌,也很快被人以不菲的价格买走。
季南洲耐心地转悠着,询问了几个看似消息灵通的摊贩。
得到的回答要么是摇头,要么是“那玩意儿?早绝迹了!”,要么就是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有门路,但要价高得离谱,一看就是骗子。
时间一点点过去,鸽子市里的人流更加拥挤嘈杂。
季南洲的眉头微微蹙起。
看来,想在黑市上首接收购到足量且品质达标的猴头菇,希望渺茫。
刘建国这招,确实毒辣,堵死了他大部分“合法”的采购渠道。
就在他准备离开,另想他法时,巷子最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里蹲着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农,面前只铺着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上面零零散散放着几样东西:
一小捆品相极好的干柴胡,几块风干的茯苓,还有……一个用旧报纸仔细包着的、拳头大小的包裹。
吸引季南洲的,是那老农脚边,随意扔着的一个破草帽,草帽边缘,卡着几朵晒得半干的、形状奇特的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