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 第68章 围魏救赵

第68章 围魏救赵

作者有话说:首先非常感谢各位看官的支持,我其实也是一位996的社畜,每天用午休的时间,和晚上下班的时间在努力码字。¨b/x/k\a~n.s`h*u_.¨c.o\m.希望大家能多多评论交流,比如是更喜欢计谋,还是战略,再比如更喜欢战场战术描写,还是战斗描写,都可以交流。另外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点赞!

书接上回

雁门郡的帅帐内,晨光透过窗棂,在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徐庶展开倪风的亲笔信,墨迹尚未完全干透,信中“归还降兵,固守雁门”八个字格外醒目。帐外传来降兵营的嘈杂声,近万燕军俘虏正蜷缩在临时搭建的营栅里,目光里交织着惶恐与期盼——他们中大多是幽州本地人,家眷尚在代郡、渔阳一带,此刻正眼巴巴盼着能早日归家。

“主公此计,高明。”徐庶将信纸折好,递给身旁的副将,“传令下去,挑五千精壮降兵,每人发足三日口粮,再配三十支箭矢、一把环首刀。告诉他们,主公念其思乡之情,放他们回代郡,助公孙将军守土。”

副将一愣:“军师,这些人都是燕军旧部,放回去岂不是资敌?”

徐庶望向帐外的晨光,嘴角泛起一丝浅笑:“公孙瓒此刻缺的不是兵,是人心。这五千人回去,既是给公孙瓒添兵,也是给袁绍添堵——他们家人都在幽州,若袁绍攻来,定会拼死抵抗。去办吧,记得让牙将赵昂亲自押送,送到代郡城外三十里便回来,不必进城。”

两日后,代郡城外的官道上,五千降兵背着行囊,步履蹒跚地走向城门。为首的几个百夫长回头望了望远处黑虎军的营地,那里炊烟袅袅,并无追击之意。当他们抵达城下时,守城的燕军箭上弦、刀出鞘,首到看清领头者胸前的“白马”徽记,才慌忙报知公孙瓒。

公孙瓒闻讯,几乎是小跑着登上城楼。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甚至忍不住向前探出半个身子。身旁的亲卫低声道:“将军,这些人……真是徐庶放回来的?”

“是他。”公孙瓒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目光扫过人群中几个熟悉的面孔——那是严纲麾下的骑士,白马义从的旧部。他忽然朗声喊道:“打开城门!快打开城门!”

亲卫一愣:“将军,要不要先盘问一番?”

“盘什么问!”公孙瓒猛地转身,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亮,“徐元首若想害我,何必费这功夫?这些都是我幽州子弟,是保家卫国的勇士!”

城门缓缓开启,降兵们鱼贯而入。当看到城楼上年迈却挺拔的身影时,有人忍不住跪地叩首,哭声顺着风飘上城楼。公孙瓒快步走下城楼,亲自扶起为首的百夫长,声音哽咽:“弟兄们受苦了,是我公孙瓒无能,让你们受此磨难。”

那百夫长泪如雨下:“将军!徐军师说,让我等回来助您守土,还说……还说幽州不能落入袁绍之手!”

公孙瓒心中一震,望着五千降兵风尘仆仆的模样,忽然对徐庶生出一种复杂的敬佩。\x·q?i+s,h¢e*n¢.?c_o′m¢他当即下令:“将这些弟兄编入亲军,每人加发两匹布、十斤肉!传我将令,收拢代郡所有兵马,即刻拔营,回援北平!”

三日后,代郡城门大开,公孙瓒亲率一万兵马出城。队伍中,既有归来的降兵,也有新募的壮丁,旗帜虽旧,却透着一股重整旗鼓的气势。他勒马回望雁门方向,拱手行了个军礼,随即催马北上——北平乃幽州重镇,绝不能落入袁绍之手。

魏郡通往幽州的官道上,尘土飞扬,旌旗蔽日。袁绍的十万大军如一条钢铁巨龙,正沿着易水北岸缓缓推进,甲胄的寒光在阳光下连成一片,映得河水都泛着冷意。

中军大帐内,袁绍正捧着新送来的军报,脸上笑意渐浓。张郃站在一旁,指着舆图道:“主公,涿郡守将见我军势大,己开城投降;广阳太守献城归顺,如今只剩下渔阳郡还在负隅顽抗。”

“公孙瓒的根基,也不过如此。”袁绍将军报扔在案上,端起酒盏一饮而尽。他身后的亲兵正为他披上新制的锦袍,上面用金线绣着日月山河图案,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高览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渔阳太守邹丹是公孙瓒的妻弟,素有死志。末将愿率五千精兵,三日之内必破城!”

“不必急。”袁绍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帐内诸将,“渔阳城小粮少,困也能困死他们。传令下去,围而不攻,派使者去劝降。若邹丹识时务,尚可保全性命;若是不降,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斥候掀帘而入:“主公,倪风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