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修炼和各种灵物的滋养,他对自己那身恐怖力气的掌控,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那个一使劲就挖出个大坑的憨小子了。
“噌……噌……噌……”
伴随着极富节奏感的拉锯声,细密的木屑如同金色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空气中,那股好闻的松木清香也愈发浓郁起来。
王小牛的动作看起来孔武有力,但每一次推拉,都稳得像座山。锯口笔直得就像是用墨斗弹出来的一样,没有丝毫的偏斜。
王小虎在一旁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不禁感慨,他这个弟弟,现在就是个天生的大力士,还自带精准控制,干这种体力活,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没过多久,四块蜂箱壁板的雏形就被整整齐齐地切割了出来。
“哥,我来!”小花不等吩咐,就主动拿起一块砂布,跑到木板边,学着哥哥的样子,认真地打磨着锯口上的毛刺。她的小手很巧,来来回回,很快就把粗糙的边缘打磨得光滑起来。
“好,接下来,是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考验手艺的一步。”王小虎拿起一块壁板,指着它两端厚实的截面,对两个小家伙说,“为了让这四块板子能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比用钉子钉还要结实,咱们要在这里,做出‘指接榫’。”
他用手指比划着,给弟妹解释:“就是把木板的接口,开出像咱们的手指头一样,一个凸,一个凹,能互相交叉咬合的卯榫。这样一来,它们就能死死地抱在一起,想分开都难。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这可是个精细活,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王小虎没有让小牛来,而是自己拿起了凿子和一把小木槌。他先用铅笔和角尺,在木板的截面上,精准地画出卯榫的轮廓。他那“悟性逆天”的能力在这一刻发挥到了极致,图纸上的所有结构和尺寸,都像是刻在了他脑子里,怎么做最省力,怎么下凿最精准,心中早已了然。
然后,他才开始动手。
“笃,笃,笃……”
院子里,响起了清脆而富有韵律的敲击声。
他的动作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慢,但每一锤的力道,每一凿的角度,都恰到好处,精准得如同机器。木屑一片片地被精准地剥离,一个个形状标准、深度一致的卯榫口,在他的手下逐渐成形。
小花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小嘴微张,满眼都是对哥哥的崇拜。在她眼里,哥哥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等哥哥凿好一个,她就立刻上前,用小小的砂布,仔仔细細地将接口处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边缘,都打磨得光滑如镜。
兄妹三人,一个负责统筹和精加工,一个负责力气活,一个负责细致的收尾工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效率高得惊人。
一个上午的时间,巢箱和继箱的八块壁板,就全都制作完成了。
王小虎拿起其中四块带有指接榫的壁板,将它们对准、拼接。
“小牛,用手掌,轻轻拍一下。”
“好嘞!”
王小牛走上前,伸出小手掌,在接口处轻轻一拍。
“咔哒!”
一声清脆的响声,四块木板完美地组合成了一个异常坚固的箱体,接口处严丝合缝,连一丝光都透不进来。
“哇!哥!好厉害!真的拼在一起了!”小花忍不住拍着小手叫好,围着箱子转来转去,小脸上写满了惊奇。
王小牛也挠了挠头,嘿嘿直笑,心里对哥哥的佩服又多了好几分。在他看来,哥哥就像是无所不能的神仙,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这比他一拳打断一棵树,还要让他觉得厉害。
中午,王小虎用灵草空间里新收的土豆和灵玉猪肉,炖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红烧肉炖土豆。吃完饭,稍作休息,三人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了下午的工作中。
下午的任务,是制作蜂箱的箱底板和箱盖。箱底板相对简单,就是一个带着斜坡起降台的平板,方便蜜蜂进出。而箱盖则要复杂一些,不仅要做成一定的坡度,方便下雨时排水,王小虎还特意设计了内盖和外盖两层结构,中间留出几公分的空隙,夏天能隔热,冬天能保温。
这些对于已经熟悉了流程的兄妹三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难事。
当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小院染成一片温暖的金黄色时,一个完整的、崭新的、散发着淡淡松木清香的蜂箱主体,便静静地立在了院子中央。它方方正正,结构精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看起来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木箱。
“哥,这就是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