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不是在施舍,更不是在购买你的自由。我们是在进行一项纯粹的风险投资”。
“赌的是你周临川这个人,赌的是你未来无可限量的成就。至于毕业后加入团队,那更像是一个优先选择权,一个双方共同创造更大价值的平台,而非枷锁。”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说穿了,我们只是不想看到一颗本应璀璨的星辰,因为暂时的阴霾而陨落。我们只是……珍惜人才,仅此而己。”
“珍惜人才……”周临川喃喃重复着这西个字,心中的警惕如同坚冰,在杜铭坦荡而富有逻辑的解释下,开始出现裂痕。
他快速翻阅着协议,条款确实如杜铭所说,优厚、公平、没有任何隐藏的陷阱。
尤其是关于他未来去向的自由度:“受助人可自由选择国内外顶尖学府进行深造(包括但不限于MIT、Stanford、剑桥、清北等),或自主选择创业方向…”
这一条,几乎打消了他最大的顾虑。对方似乎真的只在乎他的潜力本身,而非要控制他。
“那…‘指定核心团队’到底是谁?”周临川追问,这是最后一个关键疑点。
“在你完成学业或决定创业方向之前,这个‘团队’还只是一个概念。”
杜铭回答得滴水不漏,“它的组建,你可以理解为一个由顶尖头脑组成的‘未来科技智库’。协议保障的是你的优先加入权和核心地位,而非强制你去一个你不认同的地方。”
杜铭的解释,逻辑自洽,充满诱惑力,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他的自主性和尊严。
周临川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文件夹边缘。
他知道自己很聪明,但这份协议背后所展现出的格局和对他潜力的评估,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有一丝被真正重视的悸动。
最关键的是,时间!母亲躺在病床上,等不起!每一分钟的犹豫,都可能是无法挽回的代价!那份匿名的医疗援助己经开始运作,顶级专家己经介入,效果显著。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拒绝这份“投资”,意味着母亲可能失去最好的治疗机会,意味着他将继续在奖学金和兼职的泥沼中挣扎,透支自己的才华去换取生存的资本。
没有选择!
周临川猛地抬起头,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决绝取代。
他拿起桌上杜铭准备好的笔,那支笔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他未来的命运。
“协议,我签。”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破釜沉舟的意味。
他不再看杜铭,目光专注地落在签名处,笔尖落下,在纸上划出沉稳而坚定的轨迹——周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