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高三学年的最后一次夏令营活动也到来了。¢d·a¨n_g′y`u′e`d?u`._c¢o¢m′
洛杉矶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墨飞羽和周晓雯拖着轻便的行李箱,跟着“未来桥梁”夏令营的大部队走出机场。
“哇!看那辆跑车!”周晓雯兴奋地指着窗外一辆疾驰而过的亮黄色兰博基尼,眼睛闪闪发光,“自由的气息啊!”
墨飞羽轻轻“嗯”了一声,目光却掠过街角蜷缩在纸箱阴影里的流浪汉身影,以及不远处荷枪实弹、神情冷峻的巡警。
这里是富人的游乐场,穷人的角斗场,冰冷而现实。
不过此刻,她的心思并不在此。
下午是UCLA校园的团队活动。在一处树荫下的破冰游戏中,一个叫泰勒的美国男孩果然凑了过来。
他金发高大,带着本地人惯有的优越感。′?<我={-的]D?书2¢城¢¨ -已¨!发=?布¥?a最?新+?÷章<3~节?_
“嘿,你们那儿被管得死死的,连选票都没摸过吧?真可怜。不像我们,真正的自由之地!”
他张开手臂,一脸“快来膜拜”的表情看向墨飞羽,“感觉如何?是不是爽翻了?”
周围几个美国学生发出附和的笑声。周晓雯气得腮帮子都鼓起来了。
墨飞羽抬起头,脸上绽开一个异常甜美真诚的笑容,流利纯正的美式英语脱口而出,音量恰到好处:
“哦,泰勒,上帝保佑你这份热忱!”(Oh, Taylor, bless your heart for the enthusiasm!)
“你对美国例外论的坚定信念真是可爱极了!”
“当然啦,你说得对极了!地球上哪里还能找到如此完美无瑕的民主制度呢?”
她的语调充满赞叹。+j.i_n?w-a!n`c~h/i+j/i?.^c?o!m!
“就像市中心施粥处外那鼓舞人心的长龙?歌颂国家富足的流动艺术展?或者每晚警笛的协奏曲?一首独特的公共安全颂歌?”
周围的窃笑声戛然而止,泰勒脸上的得意瞬间冻结,红晕迅速蔓延。
几个美国学生表情尴尬,想笑又觉得不对劲。
墨飞羽笑容不变,语气轻快。
“顺便问一句,泰勒,你妈妈知道你用这份‘光荣的美国自由’来当社交开场白吗?还是说这是本地特色必修课?”
“你…!”泰勒的脸瞬间由红转紫,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憋了半天一个字也骂不出来。
在同伴半拉半劝和周围压抑的低笑声中,他羞愤地挤出人群,背影僵硬得像块木头。
深藏功与名对这种井底之蛙,重生的优势就是降维打击。
第二天清晨,UCLA校园。
一种不同寻常的躁动在夏令营学生中蔓延。
早餐时,大家的话题只有一个:威廉·斯特林。
“听说了吗?斯特林先生!真的是他!”
“我爸爸说他是真正的传媒皇帝!比港城任何一位大佬都要厉害十倍!不,一百倍!”
“他的私人飞机比我们学校的操场还大!”
“他一句话就能影响全球股市!”
周晓雯激动得早餐都没吃几口,抓着墨飞羽的手臂摇晃:“飞羽!是威廉·斯特林啊!世界前首富!他今天要在罗伊斯大厅演讲!
史密斯老师说我们有机会进去旁听!
“嗯,肯定…很有气势。”墨飞羽点点头,难得地附和了周晓雯的激动。
前往罗伊斯大厅的路上,气氛如同朝圣。
沿途安保级别明显提升,神情冷峻的黑衣保镖随处可见,无形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
史密斯老师反复强调纪律,声音都带着一丝紧张:“保持安静!注意秩序!能进入旁听是莫大的荣幸!你们代表的是学校的脸面!”
经过严格安检,学生们被带入宏伟的礼堂,安排在视野尚可的中后部学生预留区。
前排早己坐满了人——反正都是各种精英。
“哇…”周晓雯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叹,眼睛瞪得溜圆,飞快地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大概是速写前排某个她认出的名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后台入口处传来骚动。
他出现了。
威廉·斯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