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社会最原始的生命力。
一个化名为“王二”的“暗卫”,用上面给的几贯钱,盘下了一间快要倒闭的杂货铺。
他看起来老实巴交,毫不起眼。
(三娘说,在这里,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只要我这个杂货铺一首开着,我就是一颗扎在这里的钉子,就是主公的一只眼睛。)
王二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理货物,而是在杂货铺的后院墙角下,不起眼处,埋下了一个破旧的瓦罐。
这是他的“死信箱”。
然后,他拿出半袋子粗粮,分给了邻居家几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
孩子的母亲感激涕零,在闲聊中,告诉了他第一条信息:城门卫今天换防,新来的百户姓李,脾气很差。
坊市里的地痞见他是个生面孔,上门来收保护费。
王二没有反抗,也没有畏惧,只是从容地拿出几枚铜钱,陪着笑脸说尽了好话。
地痞觉得他“懂事”,便不再为难他,临走时还吹牛,说起了最近城里粮价飞涨,都是因为官府在大批量地从一个叫“神农谷”的地方买粮。
杂货铺,成功地开张了。
王二,这颗钉子,成功地扎进了邢州城最泥泞的土壤里。
夜深人静。
王二关上店门,在昏暗的油灯下,将今天听到的所有信息——城门守卫的换防时间、粮价的变动、官府的动向——用最小的字,写在一张小小的布条上。
然后,他走到后院,将布条塞进了那个破瓦罐里。
明天一早,会有一个伪装成乞丐的“信蜂”,悄无声息地将它取走。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一匹快马,冲进了安稳不久的邢州城。
一个时辰后,王二的“死信箱”里,被塞进了第二张布条。
当顾三娘在神农谷的密室里,用李存义教的“密码本”,解开这张由“信蜂”火速传回的布条时,上面只有一句话。
“南唐商队至,为首者,名钱多多,欲见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