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来的时候,乔是坐小汽车来的,但是回去的时候肯定是没有得车坐了。
而乔睡醒之后,师部里就忙的象是马上要迎接国王视察,这种时刻乔肯定也不太好去打扰师长和其他的高级军官。
但是要腿着回去,也不太可能,毕竟师部距离前线还有一段距离,真要走着回去,那也有点太远了一些。
就在乔寻思自己该怎么回去的时候,伦敦的大人物们正象是过去一样,用咖啡与报纸开始自己新的一天。
即便是尊敬的国王陛下乔治也会在早餐时间阅读报纸,看看国民们都在想什么。
拿起熨好的报纸,乔治陛下看到了今天报纸的头条,英勇的帝国军队开始在索姆河发起大规模攻势。
远征军准备发起大规模攻势这件事,乔治陛下在几个月前就知道了。
甚至在昨天晚上,国王乔治陛下还从首相那里得知,首日进攻非常不顺利,远征军伤亡惨重,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看着报纸上记者们吹嘘远征军在首日攻势中的英勇表现,虽然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不要脸属于基本素养。
而且乔治陛下也明白战时需要稳定人心,得让国民明白他们是一直在赢,来让他们支持这场战争,所以对前线战况稍微进行一点加工也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这个战报对比昨晚首相的报告,还是让乔治陛下有些汗颜。
然而就在乔治陛下有些难堪地想要挪开自己的目光时,乔治陛下在头版次条看到了一条名为《我们时代的英雄》的报道。
虽然乔治陛下很早之前就已经明白了这些记者的习惯。
为了吸引眼球来促进报纸销量,这些记者们都喜欢采用一些比较夸张的标题,恨不得下楼买烟都说自己在部里有业务,去上个厕所都说自己在所里有关系。
但是在头版次条放这种文章,这总应该不是标题党了吧。
文章不长,乔治陛下很快就看完了这篇文章,然后放下这篇文章的乔治陛下陷入了迷茫。
不对吧,帝国有如此人才我怎么会不知道?
大约是由于前线的胶片现在还在送回来的路上,再加之报社为了证明他们这次不是在瞎吹,所以附上了乔的几份专利证书,用来证明这个叫做乔·哈里森的家伙真是一个发明家。
如果说之前的那些什么活页夹什么的,还无足轻重的话,那象是钢盔和机枪同步器这种发明,则对战争有着巨大的帮助。
光是钢盔一项,就保住了多少小伙子的生命,足以让这位哈里森获得一枚杰出行为勋章,更别说这个家伙之后还搞出了机枪同步器。
如此人才不在皇家航空研究所或者是战时工业研究委员会干活,怎么跑到前线去当工兵了?
象是这种文能画图搞发明,武能提枪夺战壕,甚至在战前就已经是有产业的绅士,怎么现在才是一个下士?
陆军部在搞什么?!
这种事情还见了报纸,让其他人见到了,这不是让其他人嘲笑布尼塔尼亚埋没人才吗?
不行,虽然皇室不能干涉政务,但是这件事我得管。
乔治陛下放下报纸拿起了电话,熟练地拨打了陆军部的电话,想要问问陆军部这是怎么回事。
在接到乔治陛下的电话前,陆军大臣大卫也在看报纸。
对于报纸的报道,陆军大臣大卫十分满意,这些记者不仅用春秋笔法淡化了远征军的损失,还报道了这位哈里森下士的英勇表现。
虽然对于一个下士用“我们时代的英雄”这种标题,稍微有点过了。
不过能够鼓舞起国民对于战争的信心这就是好事嘛,而且这么一位颇有家资的绅士都上前线了,不是更能够说明布尼塔尼亚的团结吗?
看到这里的时候,陆军大臣大卫的心情还很好。
但是当他接起来自国王的电话时,陆军大臣原本雀跃的心立刻就沉了下去。
对啊,象是这么一位有产业,甚至给陆军捐助了医疗队的人,怎么会只是一个下士,这里有问题。
虽然意识到了有问题,但是陆军大臣嘴上却不敢这么说。
不承认问题那就是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