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股汹涌的浪潮终于冲击到韩复榘的案头时,己经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席卷整个鲁军基层的滔天洪流!
一份份来自各师、各团的报告,不再是冰冷的军务,而是充满了士兵们高涨的抗日情绪、对“救国团”活动的踊跃参与,甚至是对韩部过往消极避战态度的隐隐质疑。~白·马+书¢院~ `蕪*错+内.容-
“主席,压不住了!”参谋长孙桐萱脸色煞白地汇报,“三团五连的士兵,因为连长禁止他们讨论抗日游行,差点哗变!现在各营连都在自发组织学习救国团章程,讨论杀敌报国……军官们根本不敢管,也管不了!再强硬弹压,恐生巨变啊!”
韩复榘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首冲头顶。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远处军营的方向,不再是熟悉的操练号子,而是隐隐传来一阵阵激昂的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那歌声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穿透高墙,狠狠撞击着他的耳膜,也撞击着他赖以生存的根基。他赖以掌控部队的,是森严的等级、是恩威并施、是地域和宗派的纽带。
而现在,王犀用“抗日救国”这面无可辩驳的大旗,用深入人心的宣传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恩惠”,轻易地瓦解了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壁垒!
他引以为傲的经营和威望,在民族大义的浪潮面前,脆弱得如同沙堡!士兵们不再只认他韩主席的饷银和刀把子,他们开始认国家,认民族,认那个以救国为名、将触角伸到每个士兵枕边的“铁血救国团”!
王犀哪里是政治手段粗糙?这分明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用大义名分包裹着最致命的渗透,用看似笨拙的热情点燃了最汹涌的火焰!
韩复榘望着窗外,第一次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d^a¢n!g`k_a′n~s-h\u^.`c¢o?m`这把火,己经烧进了他的军营,烧向了他权力的核心。而点火的人,正站在高台之上,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手中握着的不是刀枪,而是比刀枪更锋利的人心。
他精心构筑的军阀王国,正从内部开始崩塌。而王犀,甚至不需要动用一兵一卒的武力。这才是最狠、最让他绝望的下马威!
这时,正在吐槽这火车太过吵闹的周辰,怕是也想不到王犀能把活干得这么漂亮。
在一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他也只是提醒一众将领,这些军阀部队最脆弱的地方就在基层,比起在部队编制和指挥权上面做文章,不如首接将韩部的军心收为己有。
但说是一回事,真的要做起来,问题那是千头万绪,光是想想,周辰都觉得头大。
但最不凑巧的是,系统召唤出来的军官都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执行能力。于是一个有着天马行空脑洞的统帅,碰上了一群能把这些脑洞执行下去的将领,韩复渠就倒霉的成为了他们的手下败将。-1¢6·k-a-n.s!h·u_.¨c¢o!m_
而且,王犀不光考虑到了韩复渠的反应,出手就是绝杀,不给他挣扎反抗的机会。
甚至考虑到他绝望之下可能会暗中勾结日寇,选择了黄河汛期时下手,日寇在华北控制的那些汉奸部队根本不敢过来。如此,杜绝了外部因素的干扰,韩复渠只有屈服一条路可供选择。
就在周辰与一众部下人旅途之时,一则有关先锋军与红党联盟破裂的流言迅速席卷南中国。
武昌会议之后,桂系粤系风头正盛,随着大批武器在部队列装,兵工厂也渐渐走上正轨,周辰给他们的支援也就瞒不住了。
有人统计了一下两大派系在这几个月获得的好处,武器、兵工厂、地盘、官位、税收自主权,不禁感叹周辰是真舍得下本钱。自此,在华的各国势力逐步达成一个共识——桂系粤系才是这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
毕竟,在逼常谈判的行动中,他们虽然调动了不少的军队,但没有一场实质性的军事冲突,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付出的很少。
但最后收获的却很多,先锋军廉价售卖给他们的各类军事装备姑且不算,还帮助他们建立兵工厂。
最后协议达成,两大派系不光威望有了明显的上升,抗日救国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了起来,还趁机扩大了地盘,又名正言顺的截留地方税收。这完全是赢麻了!
反观周辰这边,在赣北战役结束之后,大家普遍认为,江西全境落入先锋军之手是迟早的问题,连临近的浙江、湖南都很难挡得住先锋军的兵锋。
结果,先锋军为了顾全大局,放弃了地盘,虽然也收获了山东,但这与浙江江西湖南三省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可以说,武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