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开局五千重甲禁卫横扫皇宫 > 第173章 尽奉蛮夷之神乎?

第173章 尽奉蛮夷之神乎?

后世关于明史的论坛上,有一部分人说是徐光启将《永乐大典》偷盗或默许传教士抄录送给西方,才导致西方在近代科技发生井喷。^天`禧′暁^税¨罔` /最~薪^漳/截-庚¨新?筷?

所以朱由校穿越以来,对此事也格外留心。不过根据他的了解,《永乐大典》的嘉靖副本,此时正深藏于防守森严的皇史宬之中。

那里是存放皇家实录、圣训及核心机密档案的重地,戒备森严,绝非一般人能轻易接近。

以徐光启目前的身份,想从中盗取或大规模抄录《永乐大典》,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历史上真有其事,恐怕也是在崇祯朝他位极人臣之后。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洗不白的:徐光启确已皈依了天主教,成为了所谓的“天主的仆人”。孙元化、王徵也是深受其影响,与传教士关系密切。

这也触及了朱由校心中一个根深蒂固的底线——神权与皇权的冲突!

华夏文明,自商纣王力图摆脱神权束缚开始,历代帝王无不致力于将宗教力量牢牢压制在世俗皇权之下。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的信仰核心,是祭祀抽象的“天”(宇宙法则、自然规律的象征)和血脉相连的祖先(宗族延续、人文精神的寄托)。

这种祭祀,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生命传承的感恩,对伦理秩序的维护,而非崇拜某个具象化的、人格化的、凌驾于世俗皇权之上的“神”。·第-一\墈`书~蛧` !首?发+

朱熹在宋代系统阐述并提炼的“敬天法祖”思想,正是对这种传统信仰的哲学升华;

“敬天”:并非崇拜某个具体神明,而是敬畏自然法则、顺应天命(民心所向即天命所归),强调君主需“以德配天”,施行仁政。

“法祖”:效法先王(尤其指尧舜禹汤等圣王)的德行与治国之道,遵循祖宗成法,维系宗法制度,其核心是人文伦理而非宗教崇拜。

这一思想,被明太祖朱元璋明确写入《皇明祖训》:

“朕膺天命,君主华夷,……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敬天法祖,无怠无荒。”(《皇明祖训·序》)

如今让一个信奉西方“天主”、自称“仆人”的人,身居高位,掌握核心技术与机密,朱由校内心深处,始终存着一份难以言喻的芥蒂。

他思虑良久,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深邃。

技术可以学,毕竟闭关锁国的大清结果已经显而易见,而大明也需要外来文明的刺激和挑战,但个人的立场必须明确!这个心,必须向着大明!

“刘若愚!”朱由校放下奏折,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_完/夲_鰰?颤¢ \已`发+布_最.欣′彰.劫~

一直侍立在旁的刘若愚立刻趋步上前,躬身应道:“奴婢在。”

朱由校的目光扫过那份奏折,最终落在殿外,“宣工部尚书徐光启、大明火器厂主事孙元化、工部员外郎王徵,入宫觐见!”

“奴婢遵旨!”刘若愚心中一凛,不敢怠慢,立刻躬身退出,亲自安排传旨事宜。

朱由校重新拿起那份奏折,指节轻轻敲击着案几。

他决定,趁着这次新炮告成的契机,与这三位帝国顶尖的技术官僚,好好“摊一次牌”。

他要亲眼看看,这三人心中,究竟是装着煌煌大明、敬天法祖的华夏道统,还是……已然悄悄供奉起了那西方的“天主”?

这不仅仅关乎几门新炮,更关乎未来帝国科技发展的主导权,关乎那绝不能动摇的文化根基!

不多时,徐光启、孙元化、王徵三人,在内侍的引领下,带着几分激动与忐忑,步入暖阁。

他们刚刚经历了南海子试炮场的巨大成功,此刻又被皇帝紧急召见,心中既有对成果被认可的期待,也隐隐感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整齐跪拜。

“平身。”朱由校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孙卿,南海子试炮,朕已阅奏章。四炮连试,射程倍增,坚韧可靠,节省铜料逾四成!此乃大功一件!朕心甚慰!”

孙元化闻言,激动得脸泛红光,连忙躬身:“全赖陛下洪福,臣等不敢居功!若非陛下赐下天启重炮,又倾力支持,臣等断无此成就!”

朱由校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徐光启:“徐卿慧眼识才,举荐有功。孙卿不负所托,实乃我大明之幸。”

徐光启连忙谦逊道:“陛下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