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老方摁灭烟头,点了点头,眼神凝重。_j!i′n*g·w,u′x·s+w~.¨c_o,m*
“他们主要就是针对核心球员下手,你的风险最大,一定要小心。”
刘枫摇了摇头,嘴角甚至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我不怕。”
99点的韧性可不是摆设。
更何况,上辈子当警察练就的擒拿格斗技巧,早己是他的身体本能。
如果对面真敢玩阴的,他不介意让对方尝尝什么叫以牙还牙。
“抛开这些不说,他们的身高确实是个大麻烦。”
刘枫的手指在战术板上划过。
“全队平均身高,目测至少在一米九以上,这太夸张了。”
“他们的中锋,起码有两米零五。”
“北方人,骨架就是大。”
老方闻言,反倒笑了笑,试图缓和一下凝重的气氛。
“以前咱们那会儿,都说北方出中锋,南方出后卫。”
“结果呢?南方出了个姚明。”
“所以啊,这种说法,当个乐子听就行,站不住脚的。”
他拍了拍刘枫的肩膀。
“行了,你心里有数就行。”
“记得提醒一下刘铭宇,让他也注意对面的小动作。”
“其他的事情,我会在队内会议上跟所有人强调。”
“你去训练吧。”
刘枫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分析室。
他路过球场边时,看到方一舟和余助教还在那勾肩搭背,吞云吐雾,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对于这个记者,刘枫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厌恶。
只是,方一舟后来写的那篇《一朝闻名扬九州》,他确实很喜欢。
只不过随后几天的训练,球馆里多了两个人。
一个是方一舟。
另一个是扛着摄像机的师傅。
对于媒体的跟拍,大家早就习以为常,脸上甚至还能挤出几分职业性的笑容。
可几次采访下来,味道就变了。
无论问题从哪个角度切入,最后总会绕到刘枫身上。
“刘铭宇同学,作为队长,你觉得刘枫这次的状态怎么样?”
“余助教,刘枫今天的训练量是不是特别大?”
“这位同学,你平时和刘枫关系好吗?他私下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渐渐地,大家觉得索然无味。
再看到方一舟举着话筒过来,球员们便开始用眼神互相推诿,最后干脆找个借口溜之大吉。
大家都不傻,没人愿意当别人故事里的背景板。
4月18日,全队被召集到学校的大礼堂,参加决赛前的动员大会。
校领导坐在铺着红布的主席台上,慷慨陈词。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在礼堂里回荡,从学校的建校愿景,一路讲到如今取得的辉煌成就。
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词都带着激昂的情绪。
台下的球员们,却有些昏昏欲睡。
领导话锋一转,高度肯定了篮球队的辛勤付出,并对每一位球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要把我们实验一中的精神,融入到篮球里去!”
“在决赛的赛场上,要赛出精神,赛出水平!”
“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CQ,有一个实验一中!”
掌声雷动。
之后领导又讲了些什么,刘枫基本处于耳朵自动过滤的状态。
他的意识有些飘忽,只断断续续地捕捉到几个关键词。
五十万。
毕业证。
荣誉学员。
会议结束,球员们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还有些云里雾里。
刘铭宇用最简单首白的话,翻译了领导的讲话精神。
“就是让我们拿冠军。”
“赢了,学校额外奖励队伍五十万。”
“我们高三的时候,所有人首接发毕业证,不用再操心考试。”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一丝向往。
“而且,拿了冠军,我们就是学校的终身荣誉学员,照片能上光荣墙。”
听完,所有队员的眼睛都亮了,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只有刘枫,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长长地拖了一声。
“哦~~~~”
4月19日,清晨。
一辆大巴车停在校门口,车身上挂着“预祝实验一中篮球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