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连个班长都没有做过,还做你这么大的队长,那要管多少人啊?”
母亲也乐了。*k^u¨a?i\d,u\b′o?o/k..,c?o¨m+
“几十个人吧,多的时候上百人了。”二哥说道。
“这么多啊,我可管不过来。”母亲开心地看着父亲。
父亲自从大哥离婚后第一次开玩笑。
“就是,没想到妈老了,儿子给分个官当。”母亲不好意思起来了。
“您和常婶她们都可以去,我给您开高工资。”
“吆,还有工资呢,他爸,你听见了吗?我可以领工资了。”
这可能是母亲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这时候鸿政跑进来说:“二叔,我妈说弟弟们也要吃罐头。”
“好,这几瓶抱过去,一会儿让你爸去厂里自己拿,想吃什么拿什么,好不好?”二哥刮了一下鸿政的鼻子说。
鸿政抱着几瓶罐头“蹬蹬蹬”地跑了。
“继功来了?我听说你们招工人,你看你婶子我行吗?”
常婶兴冲冲地进来了。
常婶这些年也老了,发福了,但是身体还好的很,有时候去城里带孙子,有时候在家里种地,两头跑。
“常婶,我正和我妈说呢,只要您愿意去,我双手欢迎。”
二哥递给常婶一瓶罐头:“婶,您尝尝,我的第一批产品。+&第.?一`看-?书,>?网, D1¥免§费@&阅??~读-”
“太好了,原以为超市商店里摆的这些东西多么神奇呢,没想到你都能做出来了。”
常婶尝了一口罐头,乐的合不拢嘴了。
“我真的能当工人吗?当了一辈子农民,也不知道当工人啥滋味。”
常婶已经在憧憬了。
“当工人,给你发工作服。”母亲取笑常婶说。
“那好啊,再也不用花钱买布料,不用踩缝纫机做衣服了。”
“说的好像你多久没有穿新衣服了,良心话,你几年没有踩过缝纫机了?”母亲笑问常婶。
“是啊,你不说我还忘了,是有几年没做个这事了啊,可能都不会踩了呢。”
“缝纫机成了古董了,留着升值吧。”二哥笑着说。
“你看看现在这孩子啊,说话我们都听不懂了。”常婶一直乐个不停,一口一口地吃着罐头。
“爸、妈,婶,你们聊着,我回去了,事情还多着呢。”
二哥说着收拾要走。
“去吧,忙去吧,时间就是金钱。”
这一句是常婶从儿子常青那里学回来的,用到了地方上。
“婶你真幽默。”说完二哥出门去了。
“我什么时候去上班?”常婶追出来问道。
“您随时都可以去,婶!”二哥边走边回答着。o咸+鱼?看
二哥回到自己家里的时候,二嫂还没有回来。
二哥着手做饭了,他和二嫂谁先到家谁做饭的。
自从办起了厂子,他把自己那一个人的地都交给了大哥,不种了,一心去办自己的厂子。
二哥电饭锅做上米饭后,开始洗菜,二嫂回来了。
“饭做上了?我来炒菜。对了,继名来信了。”
二嫂说着把信交给二哥,挽起袖子开始洗菜。
“这次写信告诉他,给他买个小灵通用。”
二嫂给二哥说:“家里把电话也装上,爸妈那里也装上,免得写信麻烦。”
“也好,对了,你看他信上说他单位已经签了。”二哥看着信说。
“签哪儿了?煤矿?”二嫂问。
“不是,白叔叔该失望了。”二哥边看边跟二嫂说。
“是省城的一家企业,也是国企,生产全自动洗衣机的。”二哥说。
“哦,那是不是比煤矿好一些。”二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