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用自留地盖房子了。”
“是啊,江老师,你还有月月黄呢,可比我们强多了。”
“对,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说干就干,舅舅他们趁着农闲的时候打的土块已经码的老高了。
父亲打发人买的梁也运回来了。
为了盖房子,父亲特意从别的村子请了一名匠人,这个匠人其实就是木匠,他负责把椽木、梁木等刨掉皮子,对所有房子进行规划,其他人都听他的如何如何。
只见大哥也穿梭在他们中间忙碌着,一会儿帮着递土块,一会儿帮着拉线,总之哪里都有他的影子,他像个小家长似的哪里需要去哪里。
“江老师啊,你家继成长大了,都能帮你大忙了呢。”一个人说。
“谁说不是呢,这孩子很有眼力劲呢。”另一个说。
“是江老师教子有方啊,我家孩子就没有这么懂事。”还有人说。
大哥听着大家在夸他,心里美滋滋的,干劲越大了。
母亲看在眼里,也听着大家的称赞大哥的话,一般是喜,一半是忧,忙着自己手里的活,洗菜做饭伺候匠工们,母亲没有一天闲着,父亲依旧每天上班,下班后帮着做一些家务。很快地,我家新房子的雏形就出来了。
这一天,是正是上梁的日子,也就是说只要梁上了,房子就算是正式落成了,母亲和舅妈做了面豆豆、买了花生、水果糖等,装了满满一大盘子,当然盘子里还有钢镚儿和毛票,全部交给匠人。
匠人腰里拴着一根红布,怀里端着盘子,全村的人都来到我家的新房子周围等着抢匠人盘子里的东西,据说抢的越多生活越红火,当那个吉时还没有来到的时候,插播了一段郑书记的讲话。
郑书记说:“乡亲们,今天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好了,经济搞活了,日子就红火了。”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江老师,是我当咱们村支书以来的第一户盖新房子的人,以后我们村会有更多的新房子建成”
这时候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郑书记看着大家说:“现在盖土坯房,将来我们要盖砖瓦房,会有很多个‘万元户’从我们村子里涌现出了,让我们的后人都过上好日子,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呢?你们想不想都住进新房子呢?”
“好!书记说的好,我们都会有新房子住的。”
“过几个月我家也盖新房子。”
“我家今年在奋斗一年,明年就能盖新房。”
村民们个个神采飞扬地,这时候吉时已到,就听有人放起了鞭炮,噼噼啪啪地响了有三四分钟,鞭炮声刚一结束,房顶上蹲在梁上的匠人就开始往下倒盘子里的东西了,大家伙纷纷在地上抢了起来,这一场景,是我们村多少年都没有遇到过的大喜事,比起嫁姑娘娶媳妇这样的场面,盖房子可谓是最大的喜事了。
母亲在盘子放了最大价值的东西就是一张五角的毛票,谁也不知道,这个毛票最后被大哥抢到了。
人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琢磨的,就像大哥当初说顾书记的头发像是氮肥过量了似的,谁也没有注意过一个孩子的一言一行,这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应验。
在一片喜庆中,村民们会像对待一件大事一样给我家随礼搭情,送个一块两块的人很多,送完情的人和帮忙的人都在院子里吃一顿简单的饭,算是招呼了,就在大家伙闹哄哄地吃饭的时候,蒙宝也来给我家随礼来了,他的礼和所有人的礼都不一样,他拉着一只羊。
“江老师,我,我,我也没,没啥,没啥送的,这,这只羊,你,你收下吧。”他把羊缰绳塞到父亲的手里,转身就走了。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等人们都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走远了。大家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了蒙宝,都说赶紧帮忙让蒙宝成个家。乡亲们对于蒙宝的同情,也来自于蒙宝对于生活的态度。
房子盖成以后也不能一下子就搬进去,得等到第二年春天,新房子都干透了,选个好日子再搬。母亲就想着再给我们弟兄三个每人做一套新衣服,其实这两年每年我们都有新衣服穿的。
母亲去找舅妈,想商量着和她一起去商店里扯布,去的时候舅妈不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