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听赶紧跑过去一看,的确斑斑点点的许多黄色的印迹,一看周围的好多瓜苗上都有,紧接着大家伙都说自家地里也有。
母亲回头看自己家的地里,果然也有,这可这么办?严重一些的斑点的叶子基本都已坏死。
母亲心里也十分着急,但是她平静地对大家只说了一句:“不要急,我去看书。”
其他人更是急的不行了,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一看母亲的神情,干着急拿母亲没有办法,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别人越急的时候她表现的越平静:“办法总会有的,咱们都别着急。”母亲把技术员留的书随身背着身上,他当时就坐下了翻书了。
“都火烧眉毛了她还看书。”有人说。
“瓜央都坏了还不快叫技术员回来,坐下看起了书来了。”也有人说。
“唉,这叫什么事啊,种个瓜怎么和以前的西瓜不一样呢?”
大家的阵脚已经乱了,正在大家忐忑不安六神无主的时候,母亲说话了:“我们现在需要去买喷雾器,买这种农药,赶今天下午就给瓜苗上喷药,明天就可以看到起色。”
“又要花钱,这钱还没有挣上,投资了不少了。”有人埋怨到。
“不如死马当做活马医吧,已经这样了,大家听秋玉的一回试试。”还是常建国提议大家。
于是所有人放下手里的活,把父亲从县城买回来的农药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按照说明书喷洒到瓜央上,等到第二天清晨再看的时候,瓜央已经恢复到先前的精神焕发了,大家的心情也有灰暗变得晴朗起来。
不由得对我们母亲竖起了大拇指,一片活跃的气氛由撒在了瓜田的上空。
“唉,这瓜怎么和小孩子一样娇嫩啊,一不小心就会病,还要吃药。”有人诙谐地说道。
“是啊,我们生产队种了多少年的瓜,从来都是种上就等着收,那管过这些。”另一个说。
“新品种就像人的新思想,不断tiao教。”
这一年的“无籽香”,每走一步,可以说都离不开母亲的指导,母亲就成了技术员培养出来的有实地操作的名副其实的技术员了。
村民们开始信任我的母亲。
不管是种瓜,就连种菜的时候出现问题,都会跑过来告诉母亲:“秋玉,快帮我查查你的书,看书上怎么说的。”
母亲就会真的查起书来,为了解答村民们各种疑难杂症,母亲买回了各种各样的书。
当“无籽香”丰收了的时候,我家利用卖瓜的钱置办了缝纫机、自行车,还剩余了不少,母亲给我们每人做了一身新衣服,也给我们家添置了许多日用品。经济作物的经济效应在村里面引起了不小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