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低矮的建筑,被分割成一个个小隔间。每一条道路上都站着兵丁和巡查人员,中间一口装满清水的大缸。
考生们鱼贯而入,考房里啥也没有只有两块木板。
檐角一个铜铃考生如有什么事情拉响铜铃,便有巡考人员过来。
轰!轰!轰!
三声炮响,秋闱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题:写诗词,题材不限,格式不限。但需诵圣应制,用典精确,忌发个人牢骚。”巡考考官宣布了第一道题目。
简单的说,第一道题要求的是考生写一首给皇帝或者给孔圣歌功颂德的诗词,听到题目之后苏文心想,按照自己前世世界的历史,明清之前的秋闱考试第一道题就是写诗,唐朝写诗宋朝还可以写辞和赋。明清之后才发生了改变,全部考八股和策论。
说实话,唐宋考诗词歌赋的方式更为科学,更能发掘出人才。
因为后面两道题都在考经义和策论,占据三分之二己经足够多了,完全没必要三道题都考。
所以前世祖国才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而没有明清诗词三百首。
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柳永,一个个璀璨的明星都出自唐宋,而明清那些才子相比之下便显得黯淡无光,少了很多读着回肠荡气的佳作。
唐宋的才子浪漫而有灵气,明清的才子相形见拙。
越来越固化的科举制度,压制了他们才华的发挥。
“嗯,这第一道题貌似可以这样写!”
苏文立刻提笔,写下来横渠西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虽然这宏大的叙事在后世遭到了一些批判,但古人就好这口。
也需要这样的句子,来树立儒家典范。
“叮铃铃……”
“开考不足一刻钟,你就响铃了?”巡考人员神情凝固。
“交卷!”
一个二货!你把秋闱当儿戏了?巡考人员心中冷笑,你要是能考中,本官立刻辞官不做。然而当他看到考生的名字是苏文之后,立刻心中释然:
他是苏公子,本官就收回刚才的赌誓。
苏文转身离开考场,然后就看见了边上的两个茅房和露天厕所。
大便去茅房,小便就露天解决,反正大家都是男人。
这次参加秋闱的考生共有三千多名,小便池不露天的话,坑位根本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