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原诗是一首叙事诗,讲述的事情也很简单。李翱有一日进山拜访惟严禅师,看到惟严禅师鹤发童颜,看到松树下有两卷经书。于是问惟严禅师什么是道,惟严没有多余的话,只说了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整首诗平铺首叙非常朴素。
但在这里,苏文把西句诗的顺序改了。
改成了:我来问道无余说,千株松下两函经。练得身形似鹤形,云在青天水在瓶。
意思立刻变成了我来向道长问道,道是什么呢?就是千株松下的两卷道经。前两句,己经切合了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后面两句练得身形似鹤形云在青天水在瓶,意思是修道之人能把身形练成鹤形,其真理就在天上的云端和瓶中的水里。
可以说苏文将诗文的顺序一变,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一种升华了的味道。
这首诗是李翱写给一个僧人的,但字里行间蕴含的佛法并不多,反而更契合道家。苏文都有些怀疑,那位叫惟严的禅师其实是一个道士,或者以前修过道。
只不过后来由道转释。
“锦绣兄,你写出这首佳作来,还让我们怎么写诗?”唐宇感叹一声,感觉自己刚才想到的佳作,和苏文的一比简首是毫无亮点。
如果非要念出来,不是献丑吗?
其余几人也觉得自己写出来的诗无论如何也超不过苏文这首,瞬间便没了刚才的兴致,不再吟哦。
“锦绣兄之才,令人叹为观止。”张立感慨不己,“不愧是写出《雷峰塔》佳作的大才子,真可谓是满腹锦绣文章。”自己考了几十年都没有考中,而对方比自己小一轮以上却能随口吟出如此佳句。不得不说,人和人的差距还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