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亚教堂别致的钟声准时响起,旅店早已准备好了早餐,面包和牛奶。微趣晓说 蕪错内容曾经在东北生活过的周恩来知道在东北,哈尔滨人的生活方式十分欧化,早餐喜欢的是面包和牛奶,他们的习惯从市区内建筑风格就可以看出一二来。几乎世界上近代建筑的所有流派都可以在此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从洛洛可到巴洛克,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从歌特式的顶尖到俄罗斯的洋葱头,从中央大街花岗石路面到成片的俄罗斯别墅式住宅
如果说那些都是简单的仿造的话,那么他们已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起来的建筑群,却格外的简洁和大方,在使用工料和花费极少的情况下将这些建造修建得赏心悦目,不能不赞叹他们头脑里非凡的创造力。在参观的这些日子里,周恩来看到了不仅仅是简单的仿造别人1,更多的是学习后一点点的尝试加以创新。简单的仿造只会永远落在人后,虽然现在创新出来的东西还无法和外人相比,可是有了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积累,终会有天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警卫员和秘书大多都是到哈尔滨才第一次体验了一下外国人早餐的习惯,吃惯了苦的他们,对面包和牛奶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在这里的这些日子,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东西。“李秘书,今天有什么新闻的?”在这里入乡随俗,每天早晨旅店和招待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在早餐的时候送上一叠当天的报纸,用于了解些情况,周恩来没有时间安排得很紧张,就让秘书在报纸里找出一些有用的新闻来读给他听听。
在哈尔滨报纸的发行量相当大,报纸上各种信息都可以找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发生的事情都会被报道。每期报纸都会关注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情况,普及各种科普教育知识,这项工作在战争期间也没有被放松,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一直是关于战争报道和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并举为报纸三大报道重点,可以看出他们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情况。民族要有尊严,是靠枪杆子的,民族要复兴,还是要靠知识的!
“今天关于昨天战报只是简单介绍了胜利,按照他们的习惯,除非仗打完了才让完全报道。前线的从前几天恢复进攻以来,这么些时日没有报道什么,很可能是因为在酝酿什么大的行动,所以才如此这般。可是他们一篇报道的关于国民政府的消息里面很有些名堂,颇值得玩味一番。我怀疑这是他们向国民政府吹风,估计接下来的几天这样的报道会多起来的。”
周恩来一听就听出了问题所在,连饭也不吃了,“报纸在那里,我来看看。”看完后,周恩来靠在椅子上,“这个报道真是一针见血,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却用些事实把他要说的什么意思都表达出来了,他们这是在堵蒋介石的后门呐!”“我也是这么认为,蒋介石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日本人,所以吃了大亏,所以难免有些想法,事到如今也不允许他后退。幻想姬 已发布最芯彰劫可是要是日本人和他们私下达成什么协议那就很不好说了”周恩来眼睛盯着报纸也开始了思考这件事情可能引发的后果,从他的眼睛上看比较醒目的地方清晰的地方黑色的大标题《日寇意撤出华南,全力解决华北与东北之事端》
“笃笃”的敲门声响起,周恩来点点头没有说话,警卫员就跑到了门前,门外的是一个黑龙江上校军官,对于这个人,警卫员并不陌生,这段时间经常跟随在顾正宏身边陪同周恩来的就是他。上校进来后,对周恩来说:“周将军,这是今天上午才收到的一封电报,顾副主席要收到后立刻叫我给您送过来了。”说完从文件包里拿出一个密封的档案袋递给周恩来,并让周恩来在一个文件上签了字,确认收到。这些日子,周恩来对他们的这套作风也开始习惯了起来,周恩来本来为人谨慎,对他们这种严格的制度也不反感。
上校送完了东西就离开了,周恩来打开文件,一看马上高兴了起来,“伯承和小平他们这次可是打了个不小的胜仗哟!”一听打了胜仗,所有的陪同人员都兴奋了起来,“这次伯承和小平他们配合李将军的第五师在山西打了一个漂亮仗,歼灭了从北平流窜至山西的日军二十师团残部七千余人。缴获步枪四千余支,轻重机枪五十多挺,还有掷弹筒和迫击炮以及少量的步兵炮。这些战利品第五师只取了少量,剩下的都转交给了伯承的一二九师,这下他们的力量又强大了一分!无论是为了伯承、小平打败了日军,一二九师取得辉煌战绩,还是我们第一次和李成坤将军合作顺利,都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后来,看了详细的战报,才知道这场战斗的曲折,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