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都是由友军调来的军官担任,随着编制的进一步完善,一批优秀的士官被保送到陆军初级指挥学院学习,学完后只在原来的指挥员的帮助下半年内就接手了低级指挥权。
这要是在别的部队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可是这是第一支全部是蒙人组成的军队,是一支守备的部队,而不是野战部队。所以并没有完全严格的按照条例来执行的,可是待遇和装备并没有比其他部队差多少,加上蒙人是天生的骑兵,作战力应该来说还是相当的强。部队在训练完成后就分散到各地,担任各种任务,曾经参加过攻打赤峰的战斗,也参加过平定新疆的战斗,连上次和苏联交战也有部分部队参战。
初级指挥官这个关口并不是很严格,可是中高级别的指挥官还是很少看见蒙人的身影,中高级别的指挥官的晋升都是和其他部队一摸一样的,没有丝毫的照顾,所有能升上来的,都是踏着敌人的尸体,用敌人的鲜血换来的。旺热就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每次冲锋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他身上的一身伤痕是他勇敢无畏最好的证明。战斗中也受过几次比较眼中的伤势,可是每次都和死神擦肩而过,一路晋升到了少校营长。
他指挥下的骑兵从来不知道害怕为何物,他的部队以凶狠,灵活而闻名大草原,知道什么时候出击以什么方法可以给敌人最大的打击,作战方式十分大胆,是陆军中典型的进攻派。主张以进攻来代替防守,和敌人以攻对攻。
他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参加实战时候的感觉,那时候和当初刚参加新兵一样的兴奋,除了发配的子弹带里面装满子弹外,只要能装的地方都带满了各种武器弹药,新兵对战场陌生,生怕在战场上子弹不够用,所以出现都多携带弹药的情况。那个时候已经成为排长的自己,也是比平时多拿了一些弹药,好在战斗来临的时候,一向小气的军需官也毫不吝啬的将各种弹药发了出来,对那些多要子弹的新兵,只要能带得动,倒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好在作为守备队来使用的他们并没有被制定派遣完成超出他们能力之外的事情来,主要的任务就是消灭那些伪军和地方武装。日本人并没有特意加强这些伪军的装备,所以他们镇压一般的平民百姓尚可,要对付正规军队除了逃跑和投降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在距离了初次毫无惊险的缴械后,这些骑兵总算是明白了正规军队和这些土匪流氓武装的巨大差别,初战的那一点点紧张也被扔到了后脑勺。
一路上除了和那些驻扎在各地的小股日军交火外,基本上是有惊无险。就是那些日本人,也让他们初次见到了什么是正规军人,在他们人数火力均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均顽抗不投降,直至战死到最后一人,相比那些一战而溃,甚至不战而溃的伪军,他们更加欣赏这些日本人。日本人占领蒙古的时间不长,占据的地盘也不是很多,比如旺热所在的这个团的士兵所在部落都没有被日本人占领,对日本人也不是那么恨之入骨。
只是长期的宣传知道日本人对这些地方是不怀好意的,打起来还是毫不手软,要说切肤之痛是没有的。他们相比之下更加恨原来那些一直压迫他们的老爷们,不过现在那些老爷的家产也分了,人也死得差不多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仇恨,国家民族的概念离他们还是远了点。在蒙人骨子里是高傲好战的,他们崇尚的强者,那些没打就开始投降的伪军留给他们的只是一脸的鄙视,日本人给他们造成了一些麻烦,他们相反感觉还有点意思。
可是他们到达赤峰前线的时候,他们才认识到,那些汉奸败类层出不穷的汉人中,骁勇善战之辈同样是不断涌现。日本人是狠,可是他们见到的自己友军比日本人更狠,日本人顽强,自己的友军却比日本人更顽强。那个时候旺热也开始慢慢的明白,一直软弱的汉人,为什么能在这个乱世存在几千年,创造了难以令人致信奇迹。
作为骑兵他们学习的拼刺刀的战术不多,多是用马刀和骑枪作战。是他们清楚的从教官们口中知道,日本是一个何等崇尚“刺刀前进决定战争胜负”的国家,就是如此重视白刃战,几翻拼刺刀较量后,日本军队居然听见中队的冲锋号就发抖,只能依靠毒气弹来阻挡中队的进攻。旺热这时候才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在这样的一支军队中,这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都是自己的战友兄弟,看到他们的血战不禁热血沸腾,战马也感受到了战场上残酷血腥的厮杀,不安分了起来,只等冲锋令下达。
等到步兵终于击溃了右翼的日军,将他们的防线撕开一个口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