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府的柴廷宾娶妻金氏,不育,悍妒。¨3¢8+k+a·n+s\h·u′.*n!e\t-近来因为虐杀了一个小妾的缘故,气得丈夫搬出了卧房,几个月不曾踏入。
一天,金氏借着给柴廷宾祝寿的由头广邀宾朋,为他举办寿宴,柴廷宾不好拒绝。酒罢歌盏,庆寿的朋友纷纷散去。晚上,金氏在卧房备下席筵,派下人请大爷过来吃酒。柴廷宾余怒虽消,但出于自尊,便称醉婉拒。金氏整顿妆容,亲自来到柴的住所,说:我知道你不愿回我那里,可是你看我为你用心操劳了一天,又几次派人请你,你便是醉了,也应该来喝一杯,我面子上也好瞧,你喝完一杯便走,我不拦你。“柴廷宾看她言辞卑微,心中不忍,便答应随她入内室饮酒,夫妻边饮边聊,谈到旧事,柴面带悲色,金氏说:”前日误杀了那丫头,我也很是后悔,可是你如此记我的仇,难道不念半点结发之情吗?“柴廷宾不语。金氏又说:”这些日子我也想通了,且不说这些年我没有为你生育一男半女,便是生育了,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天经地义的。以后你就是纳金钗十二,我也绝不怨你了。“柴廷宾听了此话,心中很高兴,便说道:”谈不到这些,我们喝酒吧。“不知不觉,蜡烛烧尽,露出了蜡竿子,柴廷宾遂在金氏卧房留宿,二人和好如初。
几天后,金氏派人找来媒婆,当着柴廷宾的面嘱托媒婆要物色佳丽,暗中却不许媒婆去寻。这样一年多下来,柴廷宾等不了了,遍托亲朋为其物色,终于购得林家的养女。金氏见到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与其同吃同住,簪环首饰任其挑选,看起来比亲姐妹还要亲。林女受此恩宠深觉惶恐荣幸,柴廷宾也十分满意。
入门之后,金氏发现林氏哪里都好,唯独针线活不太擅长。一天,金氏让下人请来林女,婉言说道:”姨奶奶入门之后,生活可还习惯?“
林女说:”蒙主母关照,都好。“
金氏笑着说:”习惯便好。以我们姐妹的情谊,有些话我原本不该说,可是不说又怕大爷日后怪我教养无方,怨我事小,若是因此使你惹得大爷不喜欢,恐怕到时候妹妹要埋怨我不早言语。“
林女低下头,说:”主母哪里话,主母对我这般照顾,我深恐有什么做的不到的地方惹您和大爷烦心,您能提点我,是奴婢的幸事,哪敢谈什么埋怨。“
金氏说:”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你知道我们大爷平素最喜手巧之人。精武晓税徃 追蕞鑫漳結按理说妹妹生在北方,不会女红情有可原,可柴家素以勤俭持家,不像王侯贵府,买个人当画儿看。“说着金氏拿来绸缎,放到林氏的手中,说道:”我待字之时,姐妹们在一块,别的不说,女红却不让人。所以这一行也不必请师父,我打算亲授妹妹,可是有一点,姐姐素来性格有些急躁,要是看到妹妹不肯用功,难免要训你几句,甚至打你几下,妹妹可别记恨我。“
林女心中一凛,说道:”主母教训也是为我好,希望我成才,我只会恨自己手笨,又岂会怨您呢?“
金氏笑说:”那便最好。“
自此,金氏每日都教林女学针织刺绣,就像严师教诲弟子一样。开始还只是责骂,慢慢便动了鞭子,林女深责己身,不敢稍有怨言。柴廷宾每日看到,痛彻心扉,却不能上前干涉。针线活之外,金氏对林女的疼爱,却更胜往昔,常常亲自替她梳妆打扮,但看到林女的鞋子稍有折痕,就用铁杖打她的脚背,头发稍乱,便打她的耳光。有一天,林女终于不堪其虐,上吊自尽。梁廷宾心中气苦,向金氏讨要说法。金氏怒道:”我替你管教婢妾,你不感激我也就算了,又有什么罪过,难道她心地狭窄,自绝生路也要赖到我的头上吗?“柴廷宾此时才明白金氏的奸诈,夫妻再度反目,决心永不复合。此事之后,柴廷宾便搬了出去,暗地里另置新房,打算再买一个漂亮的女子另起炉灶。
不觉过了半年,还是没找到合适的人。一次,在朋友的葬礼上,遇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长得光艳动人。向人打听,才知道是邵氏独女,自幼聪慧,好读医书和相书。邵女的父亲是个穷书生,柴廷宾想用重利打动他,可是因为金氏名声在外,没有一个媒婆愿意跑这趟差事。
正巧有个卖珠子的贾婆听说了此事,自告奋勇愿意帮柴廷宾说和。柴廷宾很高兴,说:”烦劳帮我表达一下诚意,若成了固然最好,不成也不苛求。万一有希望,就算花上千金我也不在乎。“
贾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