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和大佬老公都重生了 > 分卷阅读73

分卷阅读73

来回奔波,心疼地问:“依你说该咋办?”

“大队最大的本钱是土地和山。.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快¨”程心抽出自己闲来无事画的草图,指尖点着图上蜿蜒的绿色区域,“咱们这儿虽然靠山,但离县城和港口都不算远,走盘山公路两小时就能到码头。后山的竹林从公社边界一直延伸到耕地旁,面积比周边三个大队加起来都大。”

“隔壁公社想发展都没条件,咱们守着金山银山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咱们可以发动会手艺的大爷婶子们,编竹篮竹席等竹工艺品。”

程存志盯着草图上圈出的竹林区域:“闺女,竹编在集上卖不上价啊。咱们大队上了岁数的哪个不会编筐编篓?家家户户自己就能做,谁还花钱买?”

“大伙现在一门心思扑在爆米花上...”他的声音有些犹豫,目光投向窗外晒场里忙碌的身影。

程心从本子里抽出张泛黄的剪报,这是她特地让人帮忙从回收站带回来的上期旧报纸:“爸,时代不一样了,外国人可稀罕纯手工的竹编制品呢。-精_武′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她指着剪报上翻译的外国文章,“西方流行环保和自然生活方式,手工制品被视为环保、可持续的选择...”

“洋人真看得上吗?”程存志仍有些犹豫,窗外张大爷背着竹篓路过。

“所以要做精做细。”程心在本子上涂画,“咱们不编普通竹筐,改做镂空雕花的果篮、带彩绘的收纳盒等等。”

她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隐秘的兴奋,“云野说粤市的秋交会上,外国人抢着买竹编的手工艺品。咱们大队离港口不算远,只要质量过关不愁没销路。”

程心合上本子,语气沉稳如旧,“做生意像熬粥,火太急要糊锅。咱们先把地里的庄稼伺候好,让大伙吃饱饭再腾出人手搞副业。小富即安不是没志气,是把根基扎稳了,往后的路才能走得长远。^x-x.k`s^g?.+c¨o¢m/”

程存志被女儿说动,“社员们能学会这些新花样吗?”

“慢慢来。”程心把剪报收好,“先让手艺好的老人试编样品,再带着大伙一起学。等这阵子忙完咱们办个竹编培训班,把传统手艺和新样式结合起来。”

她在草图上圈出的厂房位置,“再搭个简易作坊,农闲时加工,既不耽误种地,又能增加收入。”

程存志看着女儿侃侃而谈的模样,恍惚间觉得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自己护着的小丫头。记忆里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如今竟能撑起整个大队的生计。

他重重点头,合上钢笔:“好,就按你说的做!吃过饭我就带人去竹林勘察,先把原料备足!”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屋子,将父女俩的身影映在写满计划的纸页上,交织成崭新的希望。

第52章 秋交会

1982年的粤市秋交会, 展馆外红旗招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在秋日的阳光下格外醒目。

耿云野带着大队一起来的两个年轻人穿过旋转门, 扑面而来的是油墨、布料与机油混杂的气息。

展馆内人声鼎沸, 粤语、普通话与英语交织。彩色皱纹纸装饰的日光灯下, 各色商品琳琅满目。

北方展位的皮草泛着琥珀光泽, 模特身后的聚光灯将貂毛照得油光水亮;沿海展区的半导体收音机正播放着《乡恋》,几个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跟着节奏轻晃身体;机械展区内,金发蓝眼的外商与中方人员激烈议价,翻译员飞快记录着专业术语;特产柜台前的售货员正麻利地包装着荔枝罐头。

耿云野身着笔挺的墨蓝色的确良衬衫,身姿如青松般挺拔, 在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格外醒目。他目光如炬, 对周遭的电视机、录像机视若无睹,径直穿过熙攘的人群, 走向机械展区的纺织机。

他俯身查看齿轮磨损程度,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齿轮边缘,眼神专注而锐利,机油沾到指尖也浑然不觉。

头一回出远门的耿健康和耿爱国,被眼前的新奇事物迷得目不暇接。

耿爱国紧挨着耿健康, 局促地张望, 解放鞋内侧开线的位置在瓷砖地上不安地蹭着, 生怕被人发现:“表哥, 我是不是在做梦?彩色电视机要一千两百块钱!”他声音里透着难以置信。

耿健康咽下震撼,摇了摇头:“不是做梦。”

他们大队一共才两台电视机, 这里竟然摆着一排彩色电视机,一千二的售价令人震撼。

耿云野用手帕擦拭手指,语气沉稳:“咱们出远门的目的是为了给大队找脱贫致富的办法。”他指向纺织机, “这台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