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金手指是游戏技能 > 分卷阅读170

分卷阅读170

这是圣火令,就是想知道江湖中人对明教圣物是否熟悉。+h_t·x?s`w_.*n′e′t~

柳不度:“十有八.九是明教的圣火令, 需要看到实物再下定论。去年,我在泉州港口附近买到过一块类似令牌,只在长度上有些许差异。”

凉雾真的好奇了,“明教总坛远在西域,我在关外也没怎么听过它的内部消息。圣火令怎么东也有一块西也有一块,它是批量生产的吗?”

“你当圣火令是大白菜?”

柳不度说,“据我所知,一共炼制了十二块。”

他又说道,“不仅关外,中原武林也少有明教的消息。二十多年前,它在关内的另一个分支却很出名,唤作「拜火教」。”

“原来是它。”

凉雾读尧朝历史时,见过「拜火教」的记载。

二十多年前,尧朝北部边关动荡。

中原腹地也不太平。「拜火教」趁乱起义,但很快被朝廷镇压了。前后不到半年,一众头目被全部斩杀,诛三族。·5′2\0?k_s-w?._c!o.m^

凉雾原先没有将拜火教与武林门派联系到一起,因为这个组织不走江湖门派的路子,而是直奔皇位去的。

现在觉得有点奇怪了。

她问:“拜火教与明教有关的话,教中没有武功高超人士吗?那些头领打仗打不赢,就连逃也不会逃吗?本人殉职的话,怎么连家属都没早做安排?”

市面上发行的书籍,未曾详细提到那段旧事。

“我听过一个小道消息,但不确保它的真假。”

柳不度说,“拜火教涉事的高层懂武功,但及其家属都没能逃脱。全部被一位名为‘黄裳’的官员所杀。”

凉雾仔细回忆读过的书籍,没有提到哪位官员叫这个名字。

倒也不奇怪。能够青史留名的官员,其实也不多。

柳不度:“黄裳本是文官,后来被派去监军,当时已经年近八十。”

凉雾问:“黄裳原本在朝廷哪个部门工作?”

柳不度:“他负责修书,编撰《道藏》。′w¨o!d^e?b~o-o!k/s_._c_o/m*”

《道藏》!

凉雾忽而明了,黄裳的武功从何而来了。

她得到了两次基础武学的任务奖励。

一本《庄子》与整套《道藏》,书里没有一套具体功夫心法,但密密麻麻的旁注写满了如何思辨道家与武学的关系。

之前一直不清楚是谁写下了旁注,如今可以推测与黄裳有关。

凉雾也买过几册朝廷编修的道家典籍。

书上却没有标注黄裳是主编,而是用了翰林院编撰代指了所有编写者。

如此一来,黄裳斩杀明教高层就不是小道消息,很可能就是真相。他的武学来自对道家典籍的感悟,从未显于人前。

凉雾追问:“后来呢?拜火教被灭,黄裳呢?”

“他辞官了。”

柳不度说,“镇压起义的队伍得胜回朝,黄裳却发现自己的全家老小都被杀了,一个活口也没留。他立刻辞官,去找凶手了。”

柳不度:“别问我凶手是谁。有关那段往事,只追查到此,没有更多消息。黄裳再未出现,拜火教也在关内消失得一干二净。”

凉雾猜测,黄裳的结局或许是与明教一些人同归于尽了,这也是明教近些年从不涉足中原的原因。

话说回来了,这段往事里没有出现圣火令。

凉雾问:“你知道令牌是圣火令,是读懂了令牌上的文字吗?”

“我不懂,但我开书肆。”

柳不度说,“书肆需要翻译,有四五个人懂得波斯文,很正常。”

“令牌文字的开头介绍了它的来历与用途。明教圣火令,由西域之西的「山中老人」取某种神秘物质炼成。”

他又说,“山中老人一共炼了十二块,六块刻波斯文,记录了他自创的武功。另有六块空白,待后任教主自由发挥。谁持有全部的圣火令,就是明教教主。”

凉雾对教主一职不感兴趣,只问:“上面写了什么样的武功?”

柳不度却摇头了,“不清楚,应该是一种诡异的武功。”

凉雾诧异,“因为没有集齐六块令牌,没有呈现出整套功夫,所以你看不懂吗?”

柳不度:“还没到那一步。在此之前,有一道很难逾越的门槛,进度卡在波斯文的翻译上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翻译通俗话本与翻译《易经》的难度差太多,还要诠释《易经》内涵。”

柳不度:“你懂其中难度吧?”

凉雾连连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